1. [单选题]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mmol/L,靶值为5.0mmol/L,其评价范围为靶值±10%。可将此次测定结果判断为
A. 不可接受
B. 不在控
C. 不满音
D. 可接受
E. 满意
2. [单选题]血清铁减低见于下列何种贫血
A.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3. [单选题]当淋巴瘤细胞侵犯骨髓后,需从形态学上对其与白血病进行鉴别,Burkitt型小无裂细胞淋巴瘤应注意与下列哪种白血病相区别 ( )
A. 急性白血病L1
B.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3
D.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2
E. 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4. [单选题]1970年以后世界卫生组织把高脂蛋白血症分为
A. 2型
B. 3型
C. 5型
D. 6型
E. 7型
5. [单选题]女性,45岁,腹泻2天,自服呋喃唑酮(痢特灵)4片,次日感畏寒、发热、头晕,酱油色尿。体检:血红蛋白70g,网织红细胞15%;尿隐血阳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5年前因发热服磺胺药后有过类似症状,未治疗,1周后自愈。最可能诊断是 ( )
A. PNH
B. G-6-PD缺陷症
C.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D.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 药物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6. [单选题]不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 输血反应
B. 新生儿溶血症
C. 过敏性哮喘
D.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E. 甲状腺功能亢进
7. [单选题]关于溶血性贫血的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 蔗糖溶血试验阳性一定是PNH患者
B. Coombs试验阴性一定能排除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 抗碱血红蛋白增加一定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 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一定是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E. Rous试验阳性一定存在慢性血管内溶血
8. [单选题]关于利器处理应该( )
A. 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剪、弯、折断、重新戴套
B. 安全工作行为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
C. 尖锐利器用后应弃于利器盒中,在内容物达到2/3前置换
D. 尽量使用替代品
E. 以上都对
9. [单选题]HLA血清学分型检测的SD抗原不包括以下哪项
A. HLA-A
B. HLA-B
C. HLA-C
D. HLA-DR
E. HLA-DP
10. [单选题]下列是有关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稀释液作用的正确叙述,但除外( )
A. 破坏红细胞
B. 使嗜酸性粒细胞分布均匀
C. 保护嗜酸性粒细胞
D. 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
E. 防止血液凝固
11. [单选题]关于纤维蛋白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纤维蛋白单体就是纤维蛋白原
B. 以氢键聚合的纤维蛋白单体较稳定
C.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物就是纤维蛋白
D. 纤维蛋白单体以共价键相连形成交联纤维蛋白
E.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物以氢键相连形成纤维蛋白
12. [多选题]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机制主要有( )。
A. 中性粒细胞增殖和成熟障碍
B. 中性粒细胞消耗或破坏过多
C. 理化因素损伤
D. 药物引起粒细胞生成障碍
E. 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
13. [单选题]与血管内溶血有关的是
A. 多为先天性
B. 常呈慢性发作
C. 常有肝脾肿大
D. 血红蛋白尿的出现
E. 红细胞多有形态学改变
14. [单选题]关于血细胞发育的一般规律正确的是
A. 细胞体积由小变大
B. 核质比例由小到大
C. 校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
D. 核仁从有到无
E. 胞质中颗粒从少到无
15. [单选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ests is (are) usually abnonnal in classical von Willebrand's disease
A. Factor Ⅷassay
B. Platelet adhesiveness
C. Clot retraction
D. Bleeding time
E. All of the above
16. [单选题]血象见较多泪滴状红细胞及幼稚粒、红细胞,应首先考虑
A. CML
B. PV
C. ET
D. IMF
E. MDS
17. [单选题]"泡沫细胞"是指
A. 戈谢细胞
B. 尼曼-匹克细胞
C. 浆细胞
D. 脂肪细胞
E. 以上都是
18. [单选题]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其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大于有核红细胞的
A. 15%
B. 20%
C. 25%
D. 30%
E. 35%
19. [单选题]Coombs试验的用途不包括
A. 新生儿溶血症
B. 冷凝集素综合征
C. 药物诱导的溶血
D.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 伤寒副伤寒
20. [单选题]再障患者骨髓病理组织学检验发现造血细胞减少,尤其是 ( )
A. 巨大原始红细胞
B. 巨大早幼粒细胞
C. 巨核细胞
D. 巨大血小板
E. 巨大原始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