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产生水肿的主要因素是
A. 血清白蛋白减少
B. 毛细血管滤过压降低
C. 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D. 继发性醛固酮减少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2. [单选题]下面关于精神分裂症概念演变哪项是正确的
A. Hecker(1871)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早发性痴呆"
B. 德国克雷丕林认为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年,结局并非皆以衰退而告终,命名为"精神分裂"
C. 法国Morel(1857)建议将无外界原因而在青年发生的精神衰退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呆"
D. 布鲁勒提出疾病多发生在青年,最后发展成衰退,建议命名为"早发性痴呆"
E. 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
1.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属记忆题,覆盖理解内容。考核知识点为病因病理(发病机制)。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①错选"D",说明基础知识不牢固,对胶体渗透压与白蛋白多少形成的相关性概念不清;②错选"E",说明对醛固酮变化在水钠潴留时与水肿形成相关性掌握不清。血清白蛋白减少可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组织间液生成大于重吸收而产生水肿。复习要点通过复习病理生理有关产生水肿主要因素,认识其发病机制。
2.正确答案 :E
解析:精神分裂症概念的由来按照时间顺序是:法国Morel(1857)建议将无外界原因而在青年发生的精神衰退的病例称之为"早发性痴呆"。Hecket(1871)将发生于青春期而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呆"。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1896年德国克雷丕林认为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年,最后以衰退而告终,命名为"早发性痴呆"。布鲁勒提出疾病多发生在青年,并非皆以衰退而告终,建议命名为"精神分裂症"。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