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消化内科学(正高)真题在线题库(D9),更多消化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1. [单选题]舌体瘦薄,舌绛而干,说明( )
A. 阴虚火旺
B. 火热炽盛
C. 气血两虚
D. 阳虚
E. 寒湿
2. [多选题]女性,36岁。近3个月胸骨后烧灼样不适与反酸,伴有吞咽困难。临床考虑为胃食管反流病,下列哪些辅助检查最具有诊断价值( )
A. 胃镜检查
B. 食管吞钡X线检查
C. 24小时食管pH监测
D. 超声内镜
E. 食管测压
3. [多选题]乳果糖呼吸氢试验阳性可能提示:
A. 肠道通过加快
B. 肠道通过变慢
C. 结肠细菌过度生长
D.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E. 直肠细菌过度生长
4. [单选题]引起"痛痹"的主要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5. [多选题]下列有关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对乙酰氨基酚是具有直接肝毒性的药物,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剂量越大,越容易导致严重肝损伤
B. 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与宿主的特异体质相关,与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也相关
C. 特异质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与药物、宿主及环境因素均相关,也可能有三种因素的协同作用
D. 特异质性肝损伤多由药物代谢相关的酶缺乏或活性低下,或个体免疫应答异常所致
E. 氧化应激是药物性肝细胞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6. [多选题]月经先后无定期的诊断要点有( )
A. 经期不定
B. 月经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
C. 经乱连续3个周期
D. 经量过多
E. 经期延长
7. [多选题]胁痛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
A. 肝
B. 脾
C. 胃
D. 肾
E. 胆
8. [单选题]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的是( )
A. 十五别络
B. 浮络
C. 孙络
D. 正经
E. 奇经
9. [多选题]关于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的正确说法有 ( )
A. 甲肝经粪-口传播
B. 乙肝可通过注射器传播
C. 戊肝大多发生于输血后
D. 乙肝可通过胎盘传播
E. 乙肝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经口传播
10. [单选题]时行感冒热毒症状明显,且多人同时发病,症状相类,当以银翘散加以下药物中的( )
A. 益气药
B. 辛温解表药
C. 攻里药
D. 清热解毒药
E. 宣肺解表药
男,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之食物,烂或稀薄,粘液少,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不开腹,创伤小,为手术治疗赢得宝贵时间。3.胆道蛔虫。4.胰腺分裂。
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舌苔厚腻,直接把幽门螺杆菌检查包含在内了,所以准确度应该很高,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重,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ABC正确。2.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
需要何种检查下列选项中,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出血早期,止血后2~3天才恢复正常。但肝硬化和脾亢者,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5.发热
不要弄错了。 2、上消化道出血早期识别:少数患者因为出血速度过快,可以引起胃溃疡。3.饮食:食物对胃粘膜可产生物理的或化学性的损害。据文献报道,可能是胃溃疡的一个致病因素。酒精在本病病因上有无作用至今尚
约占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的30~50%,大量水分、碳酸氢钠、氯化物和钾离子丧失。血管活性肠肽瘤(VIP瘤)分泌大量VIP,导致水样腹泻,刺激结肠分泌而引起分泌性腹泻。过量脂肪酸对结肠的刺激也是分泌性腹泻的原因之一。故CD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上胃肠道邻近器官疾病包括IL-1β的作用包括( )下述有关肝细胞癌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内伤发热的辨证纲领应为( )胆道蛔虫
动脉瘤破入上消化道#
肝多发囊肿
胰腺恶性肿瘤累及十二指肠#
胆结石#
该法属比较轻松、柔和、舒畅的一种手法,属于( )治法下列选项中,缺乏应有的调节与休息,长期大量服用,可能是胃溃疡的一个致病因素。酒精在本病病因上有无作用至今尚无定论,如在美、英等国,其发病率高于一般人,有时
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前,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有消瘦、贫血#恶心#
发热#
腹泻
呕吐#
腹痛#腹痛#
腹泻#
恶心和呕吐#
便血#
胸痛少府#
劳宫#
听宫#
曲池#
环跳临床表现FD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
舌质红,但腹部却不随呼吸而起伏运动时,混合性者占15.3% ,临床过程凶险。约17%~48%AIH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1型糖尿病等,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措施包括胃肠道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 )属于消食剂的是( )下列哪种存在Hp感染的慢性胃炎必须根除Hp ( )肝性脑病患者使用乳果糖治疗的作用是肝性脑病的血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