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逍遥散主证的病机是
A. 营血虚滞
B. 土虚木乘
C. 肝郁脾虚血虚
D. 肝脾不和
E. 肝郁脾虚
2. [单选题]下列关于煎药操作规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先煎,是先将方剂中矿物、动物和贝类药物放入锅内煎煮
B. 后下,是将含有挥发性药效成分的药物后下
C. 另煎,是将贵重和服量少的药物单煎
D. 冲服,是指药物捣碎后,方便服用
E. 兑服,是指有些液体药品不宜煎煮而兑服
3. [单选题]所谓"寒从中生"指的是
A. 外感寒邪,影响脏腑功能
B. 寒邪直中脏腑
C. 阳气虚、温煦功能减退
D. 恣食生冷,内脏受寒
E. 寒邪从肌表而入,渐侵脏腑
4. [单选题]在枳实导滞丸中起到淡渗利湿作用的是
A. 猪苓,茯苓
B. 茯苓,泽泻
C. 茯苓,猪苓,泽泻
D. 猪苓
E. 茯苓
5. [单选题]下列关于清热药"清泄里热"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错误的是
A. 抗肿瘤
B. 抗毒素
C. 发汗
D. 抗炎
E. 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6. [单选题]"随证加减"通常是指
A. 根据当前病证病机,对被选方剂中的任何部分进行的加味或减味
B. 以当前病证与被选方方证接近为依据,对原方中的次要部分进行的加味或减味
C. 随病证的变化而选用不同方剂
D. 随病证的变化选配不同的药味
E. 根据不同证情,医生不用成方而自己随机遣药组方
7. [单选题]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者副作用,称为
A. 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反
E. 相恶
8. [单选题]下列病证不可使用下法治疗的是
A. 蓄血
B. 积水
C. 宿食
D. 结痰
E. 痞块
9. [单选题]栀子的归经是
A. 心、肺、胃、三焦经
B. 心、肝、胃、肺经
C. 心、肺、胆、膀胱经
D. 心、胃、肝、胆经
E. 心、胃、肺、膀胱经
10. [单选题]方药配伍寓有"通因通用"之意的方剂是
A. 玉女煎
B. 清胃散
C. 凉膈散
D. 芍药汤
E. 苇茎汤
1.正确答案 :C
解析:逍遥散,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等属干郁血虚脾弱者。故此题应选C。
2.正确答案 :D
解析:冲服适宜一些用量少、贵重中药。故本题的最佳答案是D。
3.正确答案 :C
解析:内寒是指寒从内生而言,是由于人体功能衰退,阳气虚弱而致。虽然外寒与内寒不同,但他们又相互影响。如阳虚内寒之人,容易感受外寒;外寒入侵,常损伤人的阳气而引起内寒,亦称“寒从中生”。
4.正确答案 :B
解析:枳实导滞丸中君以大黄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而下;臣以枳实行气消积,而除脘腹之胀满;佐以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又能厚肠止痢;以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且可止泻;用白术健脾燥湿,以攻积而不伤正;神曲消食化滞,使食消而脾胃和。诸药相伍,使积去滞消,湿化热清,则诸证自解。故此题应选B。
5.正确答案 :C
解析:清热药的抗感染作用是其清泄里热功效的主要药理学基础,而抗病原体作用是抗感染的主要作用环节,同时还有解热、抗炎、抗过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故此题应选C。
6.正确答案 :A
解析:"随证加减"通常是指根据当前病证病机,对被选方剂中的任何部分进行的加味或减味。故选A。
7.正确答案 :D
解析:1.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为相反,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故答案选D。
2.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称为相恶。故答案选E。
8.正确答案 :E
解析:下法,也称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大便,以达到攻逐体内积滞和积水,并解除实热壅结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即谓病位在中下焦之有形者,可以因势利导,逐引邪气从前后二阴出之。故而本法主要适用于寒、热、燥、湿诸邪与痰浊、宿食、瘀血、积水等内结的里实证。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缓急,病邪性质和结聚的饮食、水湿、痰浊、瘀血等的不同,下法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瘀、涤痰等不同的具体治法。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温下适用于寒积冷凝,胃肠冷积证;润下适用于肠道津液不足,阴亏血少之大便秘结;逐水适用于阳水实证;攻瘀适用于蓄血在下证,或干血内结证;涤痰适用于体内痰饮内积证。下法易伤人体正气,既可伤阴,又能伤阳,故下之亦以邪去为度,不可过量或久用。凡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者禁用,年老体弱者,或脾胃虚弱者,以及妇人经期、妊娠期等,皆应慎用或忌用。此外,导泻时排钾较多,故低血钾者慎用,用时须输液补钾。故此题应选E。
9.正确答案 :A
解析:答案:A。栀子的归经是心、肺、胃、三焦经
10.正确答案 :D
解析: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配伍特点:气血并治;兼以通因通用;寒热共投,侧重于热者寒之。故此题应选D。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