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肾活检禁忌证包括
A. 凝血机制障碍,有严重出血倾向的病人
B. 孤立肾
C. 肾病的诊断与分型
D. 高血压、肾周腹水、严重咳嗽等症状未能控制
E. 患者一般情况差,无法配合穿刺活检术
2. [多选题]门静脉高压的超声表现有
A. 门静脉增粗
B. 脾脏大
C. 腹水
D. 脾静脉增粗
E. 脐旁静脉开放
3. [单选题]常见的前纵隔肿瘤是
A. 神经源性肿瘤
B. 支气管囊肿
C. 肉瘤
D. 淋巴瘤
E. 胸腺瘤
4.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A. 极易出现视网膜脱离
B. 可单发,亦可多发
C. 瘤组织内钙斑反射
D. 肿物一般无运动
E. 高速高阻型动脉频谱
5. [单选题]当血流速度增快,流量增大时,CDFI的血流信号
A. 亮度变化不明显
B. 亮度降低
C. 以上都是
D. 亮度增加
E. 亮度不变
6. [单选题]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核心技术之一是
A. 多相位同步处理技术
B. 血流信息的自相关处理技术
C. 血流频移的FFT、技术
D. 最佳应用条件的预设技术
E. 宽频带、高密度探头技术
7. [单选题]超声时,引起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厚度测量误差的原因是
A. 声束旁瓣伪像
B. 切面(断层)厚度伪像
C. 折射(回声失落)伪像
D. 声速失真伪像
E. 棱镜伪像
8. [单选题]超声探头频率的临床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10~30MHz,用于皮肤及血管内检查
B. 40~100MHz,用于生物显微镜成像
C. 5~10MHz,用于小器官、眼科检查
D. 200000Hz~1MHz,用于一般脏器检查
E. 2.5~5MHz,用于腹部及心脏检查
9. [单选题]侧向分辨力取决于
A. 脉冲波的波长
B. 不能在远场测量
C. 声束聚焦技术
D. 降低探头频率
E. 多普勒频移
10. [单选题]由超声多次发射而引起的伪像称为
A. 旁瓣伪像
B. 声影
C. 切面厚度伪像
D. 混响
E. 折射声影
1.正确答案 :ABDE
解析: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进行肾活检存在出血的风险,孤立肾原则上不进行穿刺活检,避免穿刺造成肾脏的损伤而使患者失去肾功能。
2.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门静脉高压的超声表现有:脾脏大,长径超过13cm;门静脉增粗,直径大于13mm;脾静脉增粗,直径大于10mm,门静脉、脾静脉直径不随呼吸变化;腹水,腹水为门静脉高压与低蛋白血症的作用结果;脐旁静脉开放,胃左静脉扩张,直径大于4mm,此征象为门静脉高压的特异性超声表现,有此表现门静脉高压可确诊。
3.正确答案 :E
解析:常见的前纵隔肿瘤包括:胸腺肿瘤、畸胎瘤、皮样囊肿等。
4.正确答案 :D
解析:视网膜母细胞瘤有比较典型的声像图表现:(1)二维超声表现。①形态:肿瘤形状多样,可以为半球形、V形、不规则形;可以表现为眼球壁的广泛增厚;可以充满整个玻璃体腔;可单发,亦可多发。②大小:病变大小超过1mm即可发现,部分病例的病变甚至可以充满整个玻璃体腔。③位置:肿瘤可以位于眼球的任何部位,以后极部病变居多。④边界:肿瘤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可以准确地鉴别。⑤内部回声:病变的内部回声不均匀,70%~80%的病变内可探及不规则斑片状强回声,即"钙斑"。⑥继发性改变:由于肿瘤为视网膜的肿瘤,因此极易出现视网膜脱离,超声显示为漏斗状强回声带。少数肿瘤坏死明显者,可见漂动的弱回声团与眼底肿瘤相连;当破坏视网膜的血管时,可以并发玻璃体出血。(2)多普勒超声表现:瘤体内可见红蓝相伴的血流信号,且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延续。频谱多普勒可测得高速高阻动脉血流频谱,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的血流特征基本相同,但收缩期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视网膜中央动脉。
5.正确答案 :D
解析:CDFI显示的血流信号明暗度表示血流平均速度的快慢。血流速度增快,流量增大,血流信号亮度就会增加;流速减慢时,CDFI的血流信号亮度减低,有血栓时,CDFI未见血流信号显示。
6.正确答案 :B
解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采用脉冲波多普勒距离选通的功能,即每帧图像的扫描线为32~128条,每条扫描线上有250~300个取样点,每帧图像有10000个取样数据,为了能实时成像,必须在几十毫秒内处理这些数据,因此必须采用比傅立叶分析更快的自相关技术。
7.正确答案 :D
解析:一般情况下,超声仪器测量是取人体软组织声速1540m/s来确定时标。但实际上,人体不同软组织的声速有明显差异。对低声速结构时的测量会出现测值偏大。这种误差由声速失真伪像引起。
8.正确答案 :D
解析:超声诊断所用声源频率一般为1~10MHz,常用2.5~5.0MHz。
9.正确答案 :C
解析:侧向分辨力是指声束扫描方向的分辨力,由声束扫描方向的声束宽度决定,通过采用电子聚焦来提高侧向分辨力。
10.正确答案 :D
解析:超声照射到良好平整的界面而形成声波在探头与界面之间来回反射,出现等距离的多条回声,其回声强度渐次减弱。腹部探测时,腹壁的筋膜和肌层都是平整的界面,常出现混响伪像,出现在声像图的浅表部位,尤其在胆囊和膀胱等液性器官的前壁,更为明显。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