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在牙冠舌(腭)面做鸠尾固位形适用于
A. Ⅲ类洞
B. Ⅰ类洞
C. Ⅱ类洞
D. Ⅳ类洞
E. Ⅴ类洞
2. [单选题]关于腺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央有一腺泡腔
B. 是唾液腺的分泌单位
C. 与最细小的导管相连
D. 腺细胞和基底膜外有肌上皮细胞包绕
E. 由单层锥体形腺细胞围绕而成
3. [单选题]患者男,40岁。24小时前颊部外伤,全层组织缺损约3.5cm×4cm。清创后适合的缝合方式是
A. 将皮肤与黏膜缝合
B. 定向拉拢缝合
C. 严密缝合口腔黏膜
D. 严密缝合颊部皮肤
E. 黏膜、肌、皮肤逐层缝合
1.正确答案 :A
解析:发生于前牙邻面未损伤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称为Ⅲ类洞。在邻面龋损范围大、舌壁较薄者,一般应备成邻舌洞,舌面洞形的预备:在舌面预备鸠尾,以防止充填体向邻方移位;鸠尾位于舌隆突的切方,一般不超过中线,尖牙的鸠尾尽量不累及舌轴嵴。故选C。
2.正确答案 :D
解析:这是关于腺泡结构的基本知识题。腺泡为唾液腺的分泌单位,位于最细小导管的末端,呈球状或管状。腺泡由单层锥体形腺细胞围绕而成,中央有一腺泡腔。腺细胞的顶端朝向腺泡腔,基底部附于基底膜上。在腺细胞和基底膜之间有扁平星形的肌上皮细胞,而不是肌上皮包绕腺细胞和基底膜。故答案为E。
3.正确答案 :A
解析:对于颊部缺损较大的洞穿性损伤,可直接将皮肤与黏膜对位缝合,消灭创面,遗留的洞穿缺损待后期进行修复,故选E。A、B、C选项适用于无组织缺损或缺损较少者。D选项适用于口腔黏膜无缺损而皮肤缺损较大者。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