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导致的发热,常见于
A. 安眠药中毒
B. 甲状腺功能亢进
C. 中暑
D. 颅骨骨折
E. 脑震荡
2. [单选题]十二指肠和胃部均可见溃疡
A. 胃多发溃疡
B. 幽门管溃疡
C.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D. 复合溃疡
E. 癌性溃疡
3. [单选题]下列药物能杀灭巨噬细胞内结核菌的是
A. 对氨基水杨酸
B. 乙胺丁醇
C. 链霉素
D. 吡嗪酰胺
E. 氨硫脲
4. [单选题]有关正常人的体温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高温环境下体温可稍增高
B. 每日体温波动不超过1℃
C. 上午体温较下午略高
D. 正常人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
E.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6~37℃(腋温)
5. [单选题]心脏触诊关于震颤的描述,哪项错误
A. 器质性心脏病不一定有震颤
B. 有震颤可一定能听到杂音
C. 震颤肯定有器质性心脏病
D. 震颤又称猫喘
E. 听到杂音一定能触到震颤
1.正确答案 :C
解析:发热是指机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分为致热源性发热和非致热源性发热。非致热源性发热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痈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中暑和安眠药中毒属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导致的发热,中暑最为常见。故本题答案为A
2.正确答案 :D
解析:复合溃疡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活动性溃疡。故正确答案为C
3.正确答案 :D
解析:吡嗪酰胺具有独特的杀、灭菌作用,主要是杀灭巨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B菌群。
4.正确答案 :C
解析:正常人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上午略高,运动进餐后也可略升高,但波动不超过1℃。故本题答案为C
5.正确答案 :E
解析:震颤是触诊时手掌尺侧或手指指腹感受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故A正确。瓣膜关闭不全时较少有震颤,故B正确。临床上凡触及震颤均可认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故C正确。通常触诊对低频振动敏感,而听诊对高频振动敏感,对于某些低频调的舒张期杂音,可能该杂音不响亮或几乎听不到,听诊不够敏感,但触诊仍可感受到震颤,故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E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