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女性,62岁。行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后,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钠和甲硝唑预防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可见有大量白色念珠菌生长。此种情况最可能的诊断为
A. 急性菌痢
B. 急性肠炎
C. 菌群交替症
D. 败血症
E. 菌群移位
2. [单选题]下列化学消毒剂中,可用于空气消毒的是
A. 2%戊二醛
B. 75%乙醇
C. 2%过氧乙酸
D. 3%过氧化氢
E. 0.5%氯己定
3. [单选题]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指
A. 早期诊断
B. 早期预防
C. 发病前的预防
D. 脑卒中发生后积极治疗
E. 预防复发
4. [单选题]下列需进行外科手消毒的是
A. 无菌操作前
B. 接触患者体液后
C. 脱手套后
D. 外科手术前
E. 戴口罩前
5. [单选题]下列物品与所选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对应不妥的是
A. 耐热的玻璃器材-干热灭菌法
B. 不耐热的塑料制品3%过氧化氢
C. 不耐热的精密仪器-2%戊二醛
D. 伤口清洗-5%过氧化氢
E. 物表面-0.4%过氧乙酸
6. [单选题]张力性气胸最确切的诊断依据是
A. 患者极度呼吸困难
B. 患者气管向健侧偏移
C. 伤侧叩诊鼓音
D. 伤侧听诊呼吸音消失
E. 胸腔穿刺抽出高压气体
7. [单选题]以下不适宜行痛点注射的疾病是
A. 肩周炎
B. 肱骨外上髁炎
C. 腱鞘炎
D. 腰肌劳损
E. 脉管炎
8. [单选题]风湿性病二尖瓣狭窄病人超声心动图显示
A. 左心室增大
B. 左心房增大
C. 右心房增大
D. 右心室增大
E.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9. [单选题]链霉素皮内试验的进皮剂量是
A. 20U/0.1ml
B. 250U/0.1ml
C. 15U/0.1ml
D. 0.25mg/0.1ml
E. 50μg/0.1ml
10. [单选题]碱化尿液可用
A. 碳酸氢钠
B. 别嘌呤醇
C. 甲氨蝶呤
D. 麦冬
E. 灭吐灵
11. [单选题]管理过程中,在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这种控制类型称为
A. 过程控制
B. 同期控制
C. 反馈控制
D. 前馈控制
E. 要素质量控制
12. [单选题]关于女性骨盆的重要径线,下列数值正确的是
A. 入口平面前后线径12.75cm
B. 中骨盆平面横径为13cm
C. 出口前矢状径是8.5cm
D. 出口后矢状径为15cm
E. 出口平面横径为9cm
13. [单选题]急性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是
A. 免疫功能低下
B. 特异性体质
C. 营养不良
D. 佝偻病
E. 以上说法均正确
14. [单选题]下列关于胸膜腔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胸膜腔是一个潜在的开放腔隙
B. 胸膜腔内持续为负压
C. 吸气时胸膜腔内负压增大
D. 正常人胸膜腔内也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E. 胸膜腔内压力是促进胸腔内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的重要因素
15. [单选题]绒毛穿刺取样在妊娠( )周进行。
A. 7~10
B. 10~13
C. 13~16
D. 14~20
E. 20~24
16. [单选题]关于麻疹的流行病学说法错误的是
A. 病后能获持久免疫
B. 合并肺炎传染病可延长至出疹后15日
C. 病人是唯一传染病
D. 发病年龄明显后移
E. 高峰在2~5月份
17. [单选题]显微镜下血尿
A. 肾挫伤
B. 肾蒂断裂
C. 肾部分裂伤,裂口通向肾盂、肾盏
D. 肾全层裂伤
18. [单选题]新生儿生后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 肺炎球菌
B. 流感杆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
D. 肺炎杆菌
E. 溶血性链球菌
19. [单选题]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 心律失常
B. 尿毒症
C. 脑血管意外
D. 心力衰竭
E. 高血压危象
20. [单选题]肾型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
A. 大面积烧伤
B. 严重挤压伤
C. 双侧肾盂输尿管梗阻
D. 重度低渗性缺水
E. 血容量减少
1.正确答案 :C
解析:发生了三度失调,其原因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使大部分正常菌群消失,代之以过路菌或外袭菌,并大量繁殖而成为该部位的优势菌。三度失调表现为急性重病症状,如难辨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等都可能成为三度失调的优势菌。正常菌群的三度失调亦称菌群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2.正确答案 :C
解析:1、用2%过氧乙酸按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1小时。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C对)。2、70~75%的酒精用于皮肤或物体表面消毒(B错)。3、2%戊二醛可用于各种不怕湿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A错)。4、3%过氧化氢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消毒(D错)。5、0.5%氯己定外用术野消毒(E错)。
3.正确答案 :C
解析: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一级预防:发病前的预防,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危险因素,而达到使脑血管疾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生的目的。二级预防:主要目的为了预防或推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减轻残疾程度。主要针对已发生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者,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完全性脑卒中的发生,在中、青年最重要。三级预防:在脑卒中发病后积极治疗,尽量将神经功能损伤降至最低,并防治并发症,减少致残发生,预防发生。
4.正确答案 :D
解析:外科手术前需要外科手消毒和穿无菌衣服,带无菌手套(D对)。无菌操作前,脱手套后,戴口罩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操作者应洗手,(A、B、C、E错)
5.正确答案 :D
解析:干热灭菌法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体的灭菌及不耐湿热的金属器械的灭菌,故可用于耐热的玻璃器材,
6.正确答案 :E
解析:因为选项A、B、C、D为张力性气胸的临床表现,但并不具有特异性,闭合性气胸也会有此表现,而胸腔穿刺抽出高压气体是张力性气胸的特征性表现,故选E。
7.正确答案 :E
解析:脉管炎不适宜行痛点注射.
8.正确答案 :B
解析:主动脉瓣狭窄病人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增大;风湿性病二尖瓣狭窄病人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增大。故选B。
9.正确答案 :B
解析:1、链霉素一瓶1g(100万单位),注3.5毫升溶解后为4毫升,每毫升含0.25g(25万单位); 2、 取0.1毫升,加生理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2.5万单位; 3、 取0.1毫升,加生理盐水至1毫升,每毫升含2500单位;取链霉素试验液0.1毫升(含250单位)作皮内注射(B对)。
10.正确答案 :A
解析:碳酸氢钠片用于碱化尿液及酸血症,也可用于胃酸过多。故选A。
11.正确答案 :D
解析:前馈控制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管理过程中,在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这种控制类型称为前馈控制 。故选D。
12.正确答案 :E
解析:入口前后径:也称真结合径,是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cm。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为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8.5cm。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为两坐骨结节内侧缘间的距离,平均值为9cm。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确答案 :E
解析:急性支气管炎病原体常为各种病毒或细菌,或为混合感染。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均可引起支气管炎。免疫功能低下、特异性体质、营养不良、佝偻病和支气管局部结构异常等均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支气管炎病因、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4.正确答案 :A
解析:胸膜腔是一个潜在的密闭腔隙,其内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内持续为负压,吸气时负压增大,胸内负压是促进胸腔内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的重要因素。
15.正确答案 :B
解析:绒毛穿刺取样在妊娠10~13周进行。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十二章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16.正确答案 :B
解析: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麻疹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7.正确答案 :A
解析:肾挫伤:包膜完整,不累及集合系统,只限于肾实质内损伤或包膜下血肿。血尿轻,常为镜下血尿。X线腹部平片和尿路造影无异常发现,B超或CT检查可发现肾实质内血肿及其大小和部位。故选A。
18.正确答案 :C
解析: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性肺炎:①呼吸道途径:接触新生儿者如患呼吸道感染,其病原体可经飞沫由婴儿上呼吸道向下传播至肺;也可因婴儿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等),其上呼吸道感染下行引起肺炎。②血行传播感染:患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时,病原体经血行传播至肺而引起肺炎。病原体以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及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见。(C对)(3)医源性传播感染:医源性感染可由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及某些致病力低的细菌引起
19.正确答案 :C
解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致死原因为脑血管意外、心血管意外和肾功能不全等,我国以脑血管意外为多见,心力衰竭和尿毒症次之,而欧美国家以心力衰竭多见,脑血管意外和尿毒症次之。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脑血管疾病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20.正确答案 :B
解析:1.内源性肾毒素、外源性肾毒素以及生物性毒素可造成肾实质性损害。最常见的原因是挤压伤,肌红蛋白大量释放引起肾小管阻塞、坏死。
2.肾脏本身没有原发性损害,因各种原因导致尿路梗阻,出现继发性肾损害。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