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麻子仁丸证可以见到的临床表现是(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多选题]麻子仁丸证可以见到的临床表现是( )
A. 潮热,谵语,腹满病
B. 不大便数日无所苦
C. 脉浮而涩
D. 小便数
E. 大便硬
[单选题]1岁女婴。腹泻3天,大便每日10余次,进食少,尿少。伴酸中毒,血钠含量是123mmol/L,此患儿补充累积丢失呈首选的液体是
A. 1:1液
B. 2:1等张含钠液
C. 4:3:2溶液
D. 2:3:1溶液
E. 1/3张液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消食导滞法中应用山楂主要作用是
A. 消肉食油腻
B. 化谷食积滞
C. 消麦面之积
D. 消化乳积
E. 理气化积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以下不是中毒型痢疾临床表现的是
A. 惊厥
B. 昏迷
C. 休克
D. 呼吸衰竭
E. 皮疹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在院外获得的细菌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是
A. 肺炎涟球菌
B. 结核杆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流感嗜血杆菌
E. 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风疹出疹多发热的第几天:
A. 当天或第2天
B. 3天
C. 5天
D. 7天
E. 1天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岁男孩,眼睑水肿12天。尿蛋白++++,定量2g/24h,血浆蛋白40g/L,BUN3.3mmol/L.口服泼尼松30mg/d后3周,尿蛋白(-)。此患儿最可能的病理改变为
A. 微小病变
B. 膜性肾病
C.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 单纯性系膜增生
E.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诱发新生儿出血症的原因
A. 孕母患结核用利福平治疗
B.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C. 新生儿溶血病
D. 腹泻
E. 感染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下列有关,小儿服药方法的论述,不正确的有
A. 必须限制服药次数
B. 对拒服药物的小儿,应固定头部,捏鼻灌药
C. 蒸气及雾化吸入法只能用注射液类药剂
D. 眼药困难者,可在中药中加适量糖矫味
E. 婴儿服用丸剂,片剂,须研成细末调服
正确答案 :AB
[单选题]2岁小儿头围测量为52cm,应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A. 营养不良
B. 脑积水
C. 大脑发育不全
D. 病毒性脑炎
E. 中毒性脑炎
正确答案 :B
烂喉痧之毒燔气营证可见( )由芍药、麻黄、石膏、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的方剂,其方名为下列哪种方法宜用于麻疹的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以下哪项表现不常见咽喉红肿糜烂,声哑气急#
丹痧密布,赤紫
叶天士认为,邪在肺卫的治法包括( )舌苔黄,有可能为进食以下食品的染苔桃核承气汤主治症状中小便情况是3岁男孩,自6个月开始出现紫绀,有杵状指,胸部X线检查呈“靴型”心影,肺血减少,哪项除外辛凉轻剂#
清热解毒
挟湿
去芍药的理由是《灵枢·本神》所言,有碍宣通阳气#
更利于解表
无须调和营卫狂妄不精#
阴缩挛筋#
胁骨不举#
毛悴色夭#
多死于秋#调和气血#
通理经络#
调整阴阳#
活血止痛
恢复脏腑功能#前者发热,后者不发热#
前者黄色
风温肺热发疹的病机是( )"伤寒、脉浮、自汗出,反与桂枝欲攻其表,大便已4日未行,但饮食如故,白细胞+/HP,后复阴#
先救阴,后扶阳
阴阳兼顾发病急、来热猛、发展迅速、变化多#
初起即见里热证而无表证
易化燥伤阴#
心的真脏脉为旋覆代赭汤证的临床必见之症是( )某男,嗜卧懒言,两足痿软劢,脉濡数。治疗首选方剂是:12小时Addis计数的正常值是身热不扬#
壮热不寒#
寒热往来#
身热夜甚
日晡潮热#潜伏期
前驱期#
发热后2周
出疹期
温病的临床表现的特殊性主要在于( )《素问·经脉别论》提到"饮"的吸收输布与下列哪些脏器有关( )疳证患儿的饮食调护应注意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中,错误的是水痘的高发季节是:发病急、来热猛、发展迅
气分证的辩证要点( )正常小儿指纹常四逆散的或然证有( )秋燥病治疗不宜用( )壮热不恶寒#
口渴#
苔黄#
斑疹
无汗不显于风关以上#
不显于气关以上
不显于命关以上
不显于虎口以上
不显于命关以下小便不利#
烂喉痧之逆证可见( )关于支原体肺炎,哪项不正确可影响胎儿生长育的常见病毒有心下有留饮的特点是丹痧密布,急现急隐#
疹色深黑#
咽喉糜烂甚#
神志昏谵#
脉细数#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婴儿#
发热明显
肺部可闻及湿哕音
暑厥的症状表现可见( )《金匮要略》首篇提出了哪些重要治则( )据《素问·咳论》所述,脾咳的症状有( )下列关于四逆汤证病机的描述最确切的一项是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用于口眼歪斜
时有谵语#
半身不遂
猝然昏倒#
汪瑟庵对秋燥的治疗,提出( )桂枝去芍药汤,去芍药的理由是4岁女孩,全身高度水肿6天伴尿蛋白++++,治疗包括始用辛凉#
始用甘寒
继用苦寒
继用甘凉#
继用甘寒因阴液未伤
因无腹痛
芍药阴柔,有碍宣通阳气#
更利于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