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鼻前庭炎时炎症较明显的部位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浙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耳鼻咽喉科)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频道。[单选题]鼻前庭炎时炎症较明显的部位是
A. 鼻前庭上部
B. 鼻前庭底部
C. 鼻前庭内侧部
D. 鼻前庭外侧部
E. 鼻阈
[单选题]以下关于脊索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好发部位是骶尾部,其次是颅底
B. 脊索瘤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50%~90%有钙化
C. 脊索瘤起源于脊椎或椎旁残存的细胞
D. 几乎都有骨质破坏
E. 好发于颈、胸、腰椎
正确答案 :E
[多选题]下列关于肛周脓肿说法正确的有
A. 多起病急骤
B. 男多于女
C. 常是几种细菌混合感染
D. 发病率在肛门直肠疾病中占20%
E. 多见于40~50中老年人
正确答案 :ABC
[单选题]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医疗机构的门诊与住院病历保存年限分别是
A. 15年;30年
B. 10年;20年
C. 15年;20年
D. 10年;30年
E. 10年;15年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岁男孩,诊断肾炎性肾病,使用强的松治疗,此病例应属
A. 静素高度敏感
B. 激素耐药
C. 激素敏感
D. 激素依赖
E. 激素低敏感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Burkitt淋巴瘤最多见的异常核型是 ( )
A. t(2;8)
B. t(9;22)
C. t(15;17)
D. t(8;22)
E. t(8;14)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扶正与祛邪兼用,适于下列病证中的( )
A. 阴虚内热
B. 正虚邪实
C. 气血亏虚
D. 正气亏虚为主
E. 邪气壅实为主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属于婚前医学检查的疾病有
A. 重性精神病
B. 法定传染病
C. 严重传染病
D. 指定传染病
E. 肿瘤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过程错误的是
A. 需要硫氧化还原蛋白
B. 二磷酸核苷(NDP)水平上还原生成
C.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参与
D. 需要FMN
E. 需要NADPH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外源性致热原的特点,正确的是
A. 能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
B. 分子量小
C. 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D. 致热性可被蛋白酶类水解
E. 在体内最终由肝、肾灭活和排泄
正确答案 :A
不属于鼻道窦口复合体的解剖变异的是( )。鼻腔内镜检查时观察鼻咽顶、嗅裂、上鼻甲和上鼻道多使用传导性聋气骨导间距最大不超过下列关于脑膜瘤CT表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容易沿神经生长扩散的腮腺肿瘤是关于
应当向国务院报告的时限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是:( )下列关于窗宽的概念,正确的是多发生在白质
脑脓肿易发生脑水肿
脑水肿程度并不一定与肿瘤大小完全一致
瘤周水肿多为指状
指状水肿是脑肿瘤的特征性表现#对
关于鼻咽癌CT表现的描述,闭经泌乳半年,食管异物中不常见并发症的是:脾脏在舌上的分属部位是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中维护受试者利益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时间是Budd-Chiari综合征的CT表现,错误的
下面CT征象最有利于中耳胆脂瘤诊断的是( )。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病人权利受到关注的社会背景是成年女性气管切开应选择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处理不正确的是 ( )切除
不属于医疗事故提出"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这一观点的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时间是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按假药论处的下列药品中不包括扁桃体切除术后创面
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下列关于脑膜瘤CT表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关于外耳道真菌病描述不正确的是 ( )Wegener肉芽肿型恶性肉芽肿的病理表现可为蝶窦黏液囊肿时鼻镜检查可见 ( )患者女性,32岁,CT冠
下列说法哪项错误?( )能够区别气管闭合性损伤与咽、食管闭合性损伤的选项是鼻黏膜对刺激所致疼痛的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诊断鼻硬结病的主要依据是外耳湿疹患者,治疗方法错误的是肿瘤与眼球相邻
肿瘤内静脉石#
肿瘤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的疾病不包括医疗事故按以下方式分类胸片示厚壁空洞性病变,在保健机构中工作满六个月的
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试用期满六个月的哮喘
气管炎
但应除外声门闭合时有菱形裂隙,压迫膈脚向前移位,在医疗机构试用期满一年的#
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保健机构中工作满六个月的
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的
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位置在颈段气管范围,而
子宫颈癌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 )。在药物治疗中,临床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的是哪个机构负责全国处方的开具、调剂、保管等相关工作预防医学的特点不包括患者,因单侧鼻塞1个月就诊。检查见左鼻腔有乳头状新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