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凸阵探头,临床常用于何部位的检查
A. 肝脏
B. 胆囊
C. 脾脏
D. 胰腺
E. 以上都可以
2. [单选题]超声波是由波源振动而产生,其最低振动频率不小于
A. 3000次/s
B. 5000次/s
C. 15000次/s
D. 20000次/s
E. 30000次/s
3. [单选题]下列组织中对传入的超声障碍最大的是
A. 血液
B. 骨骼
C. 脂肪
D. 皮肤
E. 肌肉
4. [单选题]不影响彩色多普勒成像的帧频的因素有
A. 滤波器
B. 深度
C. 探头频率
D. 角度大小
E. 脉冲重复频率
5. [单选题]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纵隔肿瘤是
A. 神经源性肿瘤
B. 畸胎瘤
C. 心包囊肿
D. 胸腺瘤
E. 支气管囊肿
6. [单选题]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核心技术之一是
A. 血流频移的FFT、技术
B. 多相位同步处理技术
C. 血流信息的自相关处理技术
D. 最佳应用条件的预设技术
E. 宽频带、高密度探头技术
7. [单选题]侧向分辨力取决于
A. 多普勒频移
B. 声束聚焦技术
C. 降低探头频率
D. 不能在远场测量
E. 脉冲波的波长
8. [单选题]超声波归属于何种波
A. 机械波
B. 微波
C. 光波
D. 电磁波
E. 粒子波
9. [单选题]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的用途,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观察心包积液
B. 确定心腔界限
C. 观察瓣膜口反流
D. 判断解剖结构属性
E. 观察心腔间的右向左分流
10. [单选题]超声造影剂二次谐波成像在腹部的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增强对细微病变的分辨力
B. 清晰显示腹腔深部血管病变边界
C. 清晰显示腹部所有脏器的局限性占位性病变
D. 清晰显示腹部含液性脏器病变及囊性病变的内部回声
E. 现阶段,肝脏是超声造影应用最多的器官之一
1.正确答案 :E
解析:凸阵探头扫查范围较大,适合大脏器的检查。常用于腹部、妇产等脏器的检查。
2.正确答案 :D
解析:机械波的频段很宽,以频率划分依次为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三大类;频率低于20Hz的为次声波;频率在20Hz~20kHz的声波能被人耳所听到,故称声波;频率在20kHz以上的波动为超声波。
3.正确答案 :B
解析:骨骼,超声能量衰减最大,也是对传入的超声障碍最大。
4.正确答案 :A
解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低速血流及低频噪音,反映真实血流信息。不会影响帧频。但深度、探头频率、取样角度及脉冲重复频率的调节会对帧频的快慢产生影响。
5.正确答案 :D
解析:重症肌无力是胸腺瘤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1/3的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相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10%~15%伴胸腺瘤。
6.正确答案 :C
解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采用脉冲波多普勒距离选通的功能,即每帧图像的扫描线为32~128条,每条扫描线上有250~300个取样点,每帧图像有10000个取样数据,为了能实时成像,必须在几十毫秒内处理这些数据,因此必须采用比傅立叶分析更快的自相关技术。
7.正确答案 :B
解析:侧向分辨力是指声束扫描方向的分辨力,由声束扫描方向的声束宽度决定,通过采用电子聚焦来提高侧向分辨力。
8.正确答案 :A
解析:人类所知道的波主要有电磁波和机械波:①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弹性媒质中的传播过程,如水波、声波、超声波等都是机械波;②电磁波:交变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如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耳听见范围(20~20000Hz)的高频声波,即频率超过20000Hz的机械(振动)波。声波的产生需要两种条件:①需要声源(波源);②需要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
9.正确答案 :A
解析: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的用途有很多:(1)右心系统声学造影:①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②检测心功能;识别心内膜界限。(2)左心室超声造影:①识别左心室内膜的界限;②识别心内组织结构;增强血流多普勒信号,有助于更好地观察各个瓣口的返流以及心腔间、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分流。
10.正确答案 :C
解析:组织谐波成像的临床应用:①心脏病方面,能清晰显示心内膜边缘,减少心腔内伪像,能更清晰地显示左室心尖段及侧壁心内膜,也可以清晰显示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上的赘生物、肥厚性心肌病的心肌与心内膜。②腹部疾病方面,能清晰显示肝肿瘤、门静脉、癌栓的轮廓、内部回声,特别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界限;清晰显示胆总管管腔及管壁结构,结石息肉等。可使肾皮髓质和肾窦区的管壁结构境界更清晰。谐波成像(造影剂二次谐波成像)利用造影剂微泡在超声场作用下会发生非线性共振,从而产生大量的两倍于探头发射频率的二次谐波信号,通过选择性地接收二次谐波信号,滤除组织解剖结构的基波信号,从而提高声学造影的信-噪比,明显改善造影图像质量。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