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按五行生克规律确定治法,肾阴亏损而阴肝不足者,要用( )。
A. 滋水涵木法
B. 抑木扶土法
C. 培土生金法
D. 壮水制火法
2. [单选题]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B. 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 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D.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 [单选题]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
A. 津血同源
B. 津能载气
C. 气能生血
D. 气能摄血
4. [单选题]和血共进于脉中,称“荣气”是( )。
A. 元气
B. 寒气
C. 营气
D. 卫气
5. [单选题]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为( )。
A. 气机调畅
B. 气机
C. 气化
D. 升降出入
6. [单选题]“热结旁流证”宜采用的治法是( )。
A. 用热远热
B. 热因热用
C. 塞因塞用
D. 通因通用
7. [单选题]喘证的病位主要在( )。
A. 心、肺
B. 脾、肺
C. 肝、肺
D. 肺、肾
8. [单选题]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第一部专书是( )。
A. 《黄帝内经》
B. 《素问》
C. 《伤寒杂病论》
D. 《小儿药证直决》
9. [单选题]下列属于阴的属性的是( )。
A. 有形的
B. 温暖的
C. 向上的
D. 运动的
10. [单选题]“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典出( )。
A. 《史记》
B. 《周易》
C. 《孟子》
D. 《论语》
1.正确答案 :A
解析:五脏归五行:心归火,肝归木,肺归金,脾归土,肾归水。滋水涵木法,即通过补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2.正确答案 :D
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3.正确答案 :A
解析: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皆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的作用,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对于失血患者,不宜妄用汗法;对于多汗夺津或因吐、泻等致津液大量丢失的患者,不可轻用破血逐瘀之峻剂。此即“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4.正确答案 :C
解析:营气,又名“荣气”,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作用的气。
5.正确答案 :B
解析:气的运动,称作气机。人体之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激发和推动着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气机的升降出入,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不同生理活动中,才能得以具体体现。
6.正确答案 :D
解析:热结旁流证为燥屎内结,迫津从旁而下。应用攻下的方法,故为“通因通用”。
7.正确答案 :D
解析: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喘》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喘证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病性有虚实两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多为实喘之因;劳欲、久病则为虚喘之由,二者可相互转化:实喘久病迁延不愈,可耗伤肺肾之气,致肺肾气虚或阴虚,肺不主气或肾不纳气,成为虚喘。
8.正确答案 :C
解析: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第一部专书是《伤寒杂病论》。
9.正确答案 :A
解析: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①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阴阳的基本特性,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10.正确答案 :B
解析:《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为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