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关于内眦赘皮错误的描述有
A. 可覆盖内眦及泪阜
B. 是上睑皮肤向下延伸到内眦部的垂直性皮肤皱襞
C. 须用交替遮眼法仔细鉴别
D. 常被误认为共同性外斜视
E. 属于一种先天异常
2. [单选题]纳他霉素(natamycin)的抗菌谱不包括
A. 曲霉属
B. 镰刀菌属
C. 青霉菌
D. 白色念珠菌
E. 克雷伯菌属
3. [单选题]房水的主要循环途径为
A. 睫状突→后房→玻璃体吸收
B. 睫状突→后房→前房→角膜→蒸发
C. 睫状突→后房→前房→虹膜吸收
D. 睫状突→后房→前房→小梁网→Schlemm管及集合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E. 睫状突→后房→脉络膜上腔吸收
4. [单选题]筛板前和筛板部视神经血供来自
A. 颈内动脉
B. 大脑前动脉分支
C. 眼动脉
D. 视网膜中央动脉
E. 后睫状动脉
5. [单选题]眼底正常动静脉管径之比为
A. 1:2
B. 2:5
C. 1:3
D. 2:3
E. 2:4
6. [单选题]患者女,36岁,右眼被飞溅的碎玻璃击中致伤1天。检查:全身情况尚可,右眼视力:手动,左眼视力:1.2;颞侧角膜可见贯通伤口。如果看不到异物,应对患者进行下列哪项检查
A. 超声波检查
B. 磁共振检查
C. 电生理检查
D. 眼压检查
E. X线检查
7. [单选题]结膜乳头外观上区别于结膜滤泡的最主要特征是
A. 多见于睑结膜
B. 半透明外观
C. 基底部有血管环绕
D. 乳头中心有扩张的毛细血管
E. 外观扁平
8. [单选题]关于睫状充血,不正确的是
A. 紫红色,滴肾上腺素不褪色
B. 代表深层血管充血,为角膜炎、虹膜炎等疾病的症状之一
C. 血管自角膜呈放射状走行,轮廓模糊
D. 血管可随推动而移动
E. 越近角膜缘充血越明显
9. [单选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与哪种情况无关
A. 静动脉阻塞性疾病
B. 多发性硬化
C. 眼前段新生血管
D. 开角型青光眼
E. 高血压
10. [单选题]屈光参差较大时的常用矫正方法为( )
A. 试戴角膜接触镜
B. 同视机
C. 训练
D. 手术
E. 框架眼镜
1.正确答案 :D
解析:内眦赘皮是上睑皮肤向下延伸到内眦部的垂直性皮肤皱襞,可覆盖内眦及泪阜,使部分鼻侧巩膜不能充分暴露,常被误认为共同性内斜视,需要用交替遮眼法仔细鉴别。本病属于一种先天异常,一般不需治疗。
2.正确答案 :E
解析:纳他霉素(natamycin)又称匹马霉素,它是一种广谱抗真菌抗生素,对曲霉菌、镰刀菌属、青霉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抗菌作用,而对克雷伯菌属无效。
3.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题。房水处于动态循环中,它由睫状突上皮产生后到达后房,通过瞳孔进入前房,然后由前房角经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再经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最后进入巩膜袁层的睫状前静脉而回到血液循环。这一外流途径为压力依赖性的。大部分房水经此途径循环,另有少量房水从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或经虹膜表面隐窝吸收(微量)。故选A。
4.正确答案 :E
解析:视盘表面的神经纤维由来自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毛细血管供应,而筛板前和筛板部的血供则来自睫状后短动脉。
5.正确答案 :D
解析:眼底正常动静脉管径之比为2:3。
6.正确答案 :B
解析:眼内异物伤
1.X线检查法 通常用X线摄片法诊断眼内异物。一般摄头颅和眼球的侧位片及后前位片。从平片上可以确定有无异物及其大小、形状和大致的位置。如进行定位摄片,则可判断异物的准确位置。适用于金属异物、较大的石片和玻璃等异物。
2.CT检查 可能更清楚地判断异物及其位置。适用于金属和大多数非金属异物。
3.磁共振成像法(MRI) 适用于非金属异物,较CT更清楚。
4.超声探查法 超声检查的A型扫描和B型扫描都可以诊断异物。超声检查不仅能显示各种金属异物,而且对X线无法显示的非金属异物也能清楚显示。
5.化学分析法 利用铜异物使眼组织和房水中铜含量增加的特点来判断异物的性质。患者颞侧角膜可见贯通伤口,故考虑进行磁共振检查。答案选D。
7.正确答案 :D
解析:结膜乳头增生与滤泡增生是结膜炎最常见的体征,两者形成的原因不同。乳头是由增生肥大的上皮层皱叠或隆凸而成,而滤泡由淋巴细胞反应引起。在外观上乳头中心有扩张的毛细血管到达顶端,并呈轮辐样散开,而滤泡中央无血管,血管从周边基底部向顶部逐渐消失。因此正确答案选择D。
8.正确答案 :D
解析:睫状充血代表深层血管充血,常见于角膜、虹膜睫状体、巩膜疾病及青光眼。表现为:血管自角膜呈放射状走行,轮廓模糊,紫红色;滴肾上腺素不褪色;血管压迫不褪色;不随结膜移动;以角膜周围最显著。
9.正确答案 :B
解析: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比较复杂,为多因素致病。与视网膜炎症、视网膜低灌注、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有密切关系。外伤、口服避孕药或过度疲劳等均可为发病的诱因。故答案选D。
10.正确答案 :A
解析:目前矫正双眼屈光参差方法包括框架眼镜、RGP、屈光手术等,用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参差的效果最为明显。由于接触镜戴在角膜表面,因此其物像大小接近于正视眼,并且在眼球转动时不产生棱镜效应,所以它能矫正中高度的屈光参差。故答案为B。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