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口腔正畸副高医学高级职称历年考试真题(AI9),更多口腔正畸(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在胚胎的面部生长发育中,以下哪些描述是错误的
A. 面部是由额突和第一腮弓共同生长发育而成的
B. 面部是由两个下颌突、两个上颌突、两个侧鼻突和一个中鼻突共同生长发育而形成的
C. 上颌突与下颌突融合后,一部分形成颊部,剩余部分形成口腔
D. 上切牙部分的硬腭由口窝发育而来
E. 上唇人中由中鼻突生长发育而形成
2. [多选题]氯己定(洗必泰)在口腔预防保健的临床应用中的特点是
A. 作用时间短
B. 作用时间长
C. 长期用着色
D. 使用效果差
E. 效果易衰减
3. [单选题]粘结力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力,除外
A. 化学键力
B. 分子间作用力
C. 表面张力
D. 机械作用力
E. 静电吸引力
4. [单选题]患牙严重龋坏,拔除后见根尖区附着一团组织。镜下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并见不规则上皮岛和泡沫细胞。病理诊断应是
A. 急性根尖周炎
B. 根尖周囊肿
C. 牙槽脓肿
D. 根尖周肉芽肿
E. 慢性根尖周脓肿
5. [单选题]尿血与血淋的主要鉴别要点为( )
A. 尿中带血
B. 小便时疼痛与否
C. 发病脏腑
D. 脉象
E. 舌苔
6. [单选题]下列情况不属于拔牙禁忌证的是
A. 近期心肌梗死病史
B. 血压高于24/14.7kPa
C. 阿斯综合征
D. 放疗后8年放射区内残根
E. 牙龈癌病变区域内的松动牙
7. [单选题]上颌恒牙萌出时常见的顺序是
A. 6-1-2-3-4-5-7
B. 6-1-2-3-5-4-7
C. 6-1-2-4-5-3-7
D. 1-6-2-3-4-5-7
E. 1-2-6-4-3-5-7
8. [单选题]SNA角
A. 反映上颌相对于颌部的前后位置关系
B. 反映下颌相对于颅部的位置关系
C. 反映下颌的突缩程度
D. 代表下颌体的陡度、下颌角的大小,也反映面部的高度
E. 代表上唇与鼻底的位置关系
9. [多选题]上颌前方牵引器尤其适用于
A. 6~8岁的上颁发育不足的儿童
B. 上颌牙轴正常或舌倾
C. 短面型或平均面型患者
D. 青春进发期前1~2年
E. 均不适应
10. [单选题]牙周组织上皮屏障,最主要的是
A. 口腔龈上皮
B. 沟内上皮
C. 结合上皮
D. 缩余釉上皮
E. 牙龈上皮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可用于( )急性龋临床表现的为与牙周炎关系密切的全身因素是拔除下颌前牙时一般选用的麻醉方法是有关上颌牙列的纵曲线,无自发痛。冷测正常,错误的是即刻全口义齿术后护理不包括成釉细胞瘤
中医学"治未病"是指( )有关颊脂垫尖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Ⅰ度前牙深覆盖指上切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离下列哪类错是安氏一类错的可能性最小诊治崩漏,主要应分析的方面有( )基托内出现圆形大气泡的原因
属于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有( )患者下牙弓的可用间隙为88mm,必需间隙为78mm,该患者下牙弓的拥挤度记录为腰痛的致病之本是( )诊断思维应注意的问题是舌体瘦薄,气短,健忘,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者,属于(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 )心肌传导功能异常的表现形式包括使用固定矫治器的治疗过程中或拆除矫治器后可能会在牙齿的唇(颊)侧牙面上发现形态不规则的白垩色斑块,错误的是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大自然是一个
中医学辨证中,最基本的辨证方法是( )患者,诉左下后牙近2个月咀嚼时偶有疼痛感,诊为隐裂,较佳治疗方案关于获得性膜的描述错误的是Moyers预测法是用下列哪项预测尖牙前磨牙的宽度患者舌质红,苔黄腻多为( )以下
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学术争鸣的时期是( )扩大牙弓常用方法有下列哪项分析法是对牙颌面形态结构深度及高度的测量以下关于桩冠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局部浸润麻醉可能的并发症不包括15远中邻颌面窝洞,按BlACK窝洞
口腔细菌种类复杂的主要原因是治疗血枯瘀阻带下过少方剂选用( )红斑是一种属于恒牙正常萌出顺序是口腔修复工艺焊接技术中,不能用白合金焊料焊接的金属判断窒息最有力的依据是口腔内温度保持在36~37℃
口腔内pH比
口腔主要的生态系不包括中风阳闭,灌服可选用( )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间接固位体安放的位置与哪条线有关只能在方形弓丝上完成的弯曲叫第三序列弯曲,临床上通常称某病人出现神志昏迷、面色晦黯、循农摸床、撮空
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不包括口底血肿舌后移造成窒息的患者急救最合理的处理为釉质中有机物较为集中的区域是髌骨内上缘上两寸的腧穴是( )物理化学因素
营养因素
心理因素#
宿主因素
细菌因素牵舌到口外#
安置口咽
何种口腔不良习惯可在4~6岁以后渐减少而自行消失仅表现为移植物血管栓塞的移植排斥反应是前牙区鸦堤平面应平行于吮指习惯#
舌习惯
唇习惯
咬指习惯
睡眠习惯超急性排斥反应#
加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细胞排斥反应
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