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钩端螺旋体感染第1周应采集哪种标本观察螺旋体
A. 血液
B. 尿液
C. 脑脊液
D. 粪便
E. 组织
2. [单选题]下列致病菌中不具有侵袭力,不侵入肠上皮细胞的是( )
A. 伤寒沙门菌
B. 霍乱弧菌
C. 志贺痢疾杆菌
D.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E. 鼠伤寒沙门菌
3. [单选题]按由弱到强的顺序对抗原抗体结合力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 疏水作用力<氢键结合力<范德华引力<静电引力
B. 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
C. 疏水作用力<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
D. 氢键结合力<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范德华引力
E. 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疏水作用力
4. [单选题]抗血清特异性的鉴定方法
A. 区带电泳
B. 单向琼脂扩散
C. 火箭电泳
D. 免疫电泳
E. 双向琼脂扩散
5.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常不会出现下列哪一项异常
A. 血钙下降
B. 血磷正常或增加
C. 血肌酐增加
D. 血尿素氮增加
E. 酚红排泄试验异常
1.正确答案 :A
解析:于发病1周内的钩体血症期,在抗生素治疗前以无菌操作抽取静脉血,即刻接种进行培养或动物实验,此时的阳性检出率较高。患者于发病1周左右开始出现IgM特异性抗体,随后是IgG,于病程1个月左右其效价达高峰,抗体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常于发病初期和恢复期采取双份血液,测定血清抗体滴度的消长;或采集单份血样测定IgM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尿液发病第2周起患者尿中逐渐出现钩体,第3周达高峰。由于肾脏中钩体不受血液中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故患者持续从尿液中排菌可达数周之久。留取标本前需碱化尿液。发病1周内患者出现脑膜炎症状,在抗生素治疗前于无菌条件下做腰穿,收集脑脊液。当疑有钩体病的患者或动物死亡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其肝脏或肾脏组织。
2.正确答案 :B
3.正确答案 :E
解析:抗原抗体是一种非共价的结合,不形成共价键,需要四种分子间引力参与。其结合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结合力、疏水作用力。
4.正确答案 :E
解析:双向琼脂扩散是将抗原与抗体分别加入琼脂凝胶板上相邻近的小孔内,让它们相互向对方扩散。当两者在最适当比例处相遇时,即形成一条清晰的沉淀线。根据是否出现沉淀线,可对抗血清特异性进行鉴定。
5.正确答案 :A
解析: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生化检验可见:血钙常升高,可达12%~16%,血磷一般正常。当肾功能不全时,血磷常因排出受阻而升高。碱性磷酸酶可正常、降低或升高。故选择A选项。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