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乳香、没药宜采用的粉碎方法为
A. 单独粉碎法
B. 串油法
C. 低温粉碎法
D. 加液研磨法
E. 水飞法
2. [单选题]海金沙火试时
A. 有黄色烟雾,气香浓烈
B. 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明亮火焰
C. 不燃烧
D. 有黑色烟雾
E. 冒黑烟并有油状物渗出
3. [单选题]石菖蒲长于治疗的痢疾类型是
A. 暑痢
B. 噤口痢
C. 疫痢
D. 奇恒痢
E. 五色痢
4. [单选题]川乌、草乌内服时
A. 常与半夏同用
B. 一般为泡酒后服
C. 常与贝母同用
D. 常用量为3~9g
E. 应炮制后使用
5. [单选题]五行间的动态有序关系表现是
A. 相生相克
B. 相乘
C. 相侮
D. 母病及子
E. 子病及母
6. [单选题]能增强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化学成分是
A. 川芎嗪
B. 葛根素
C. 五加皮多糖
D. 延胡索乙素
E. 桂皮醛
7. [单选题]五味子的现代应用是
A. 急慢性肝炎
B. 心律失常
C. 病毒性心肌炎
D. 心力衰竭
E. 高血压
8.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
A.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
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
D. 药物的排泄
E. 药物的作用强度
9.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来源于
A. 《内经》
B. 《伤寒论》
C. 《金匮要略》
D. 《温热经纬》
E. 《备急千金要方》
10. [单选题]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是
A. 孙络
B. 十二经筋
C. 十二皮部
D. 十五别络
E. 浮络
1.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粉碎方法。乳香、没药等树脂、树胶类药物适宜采用低温粉碎法粉碎;桃仁、柏子仁等含油药物适宜采用串油法粉碎;毒性药物、质地坚硬药物、氧化性或还原性药物等适宜采用单独粉碎法粉碎;矿物、贝壳类药物适宜采用水飞法粉碎;樟脑、冰片等易升华药物适宜采用加液研磨法粉碎。故答案为C。
2.正确答案 :B
解析:取海金沙少量,撒于火上,易燃烧而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及明亮的闪光,无灰渣残留。故此题应选B。
3.正确答案 :B
解析:答案:B解析:石菖蒲用于痰蒙清窍、湿阻中焦,神志昏迷、噤口痢、健忘、失眠、耳鸣、耳聋,因此答案是B。
4.正确答案 :E
解析:川乌、草乌内服时,需调配炮制品。故答案是E。
5.正确答案 :A
解析:五行学说运用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阐释事物之间有序的促进和制约的联系,以达到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运用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阐释事物之间协调平衡关系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6.正确答案 :C
解析:五加皮能抗疲劳、抗应激,类似于人参样作用,五加皮总苷和多糖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五加皮多糖能增强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故此题应选C。
7.正确答案 :A
解析:五味子保肝作用:五味子醇提物及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酯乙等对化学毒物引起的动物肝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故此题应选A。
8.正确答案 :E
解析: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药物体内代谢物及代谢机理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物和代谢机理研究,可以发现生物活性更高、更安全的新药。近年来,国内外在创新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评价新药中与药效学、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药物进入体内后,经过吸收入血液,并随血流透过生物膜进入靶组织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药理作用,作用结束后,还须从体内消除。通过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求算相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后,对可以药物在体内过程进行预测。因此新药和新制剂均需要进行动物和人体试验,了解其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药物代谢动力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此题应选E。
9.正确答案 :D
解析:清暑益气汤来源于《温病条辨》卷四:“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故此题应选D。
10.正确答案 :C
解析:十二经脉在体内与五脏六腑相络属,在体表则散络结聚于经筋,并布散于皮部。这样,就使皮肤与四肢筋肉组织同内脏之间,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