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以下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泌尿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以下尿道损伤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 休克
B. 尿道出血、局部疼痛及压痛
C. 排尿困难、尿潴留及尿外渗
D. 会阴部血肿及瘀斑
E. 全程肉眼血尿
[多选题]望舌苔变化可以分析( )
A. 邪正的消长
B. 病邪的性质
C. 病位的浅深
D. 血液亏虚
E. 病情轻重
正确答案 :ABC
[单选题]老年,男性,IVP示一侧肾结石,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双肾积水,肾功能正常。治疗原则是
A. 一次手术取出同侧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B. 单侧输尿管切开取石
C. 先取肾结石+肾造瘘
D. 一次手术取出双侧结石
E. 药物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LCR为众多科学家接受是因为出现了
A. 耐热的连接酶
B. 热不稳定性连接酶
C. RNA连接酶
D. PCR
E. DNA连接酶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低渗性缺水轻度缺钠,每千克体重应补充氯化钠多少克
A. 0.25g
B. 0.5g
C. 0.75g
D. 1.0g
E. 1.25g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疼痛的性质为走窜痛,部位不固定,多属( )
A. 血瘀
B. 气滞
C. 精伤血少
D. 湿阻
E. 寒凝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肾蒂血管破裂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A. 显微镜下血尿
B. 大量肉眼血尿
C. 腰部肿块
D. 腹膜炎症状
E. 不易纠正的严重休克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男性,42岁,活动多时常出现右腰部钝痛,尿常规检查:红细胞15~20个/高倍视野,白细胞3~5个/高倍视野。B超:肾盂内可见3cm×2cm不规则形弱强回声,其后不伴声影。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 右肾盂癌
B. 右肾盂炎
C. 运动后血尿
D. 右肾癌
E. 右肾盂结石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易感人群不包括
A. 既往有肾病史者
B. 高血压病患者
C. 糖尿病患者
D. 高龄者
E. 女性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膀胱三角区有蒂乳头状瘤(T1期),肿瘤直径小于2cm,治疗应选择 ( )
A. 经尿道电切或电灼
B. 膀胱部分切除
C. 膀胱全切除
D. 化学疗法
E. 放射疗法
正确答案 :A
提插补泻法的补法是( )不能引起FT4升高的疾病是下列哪项不是排尿困难的症状 (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目的在于恢复足够的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就其外科治疗而言,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术式。下列术式可供
推拿手法中的补法应是( )诊断肾肿块最好的检查方法是门静脉高压症是指门静脉压力至少应大于刺激较强
作用时间较长#
刺激较弱#
作用时间较短
具有兴奋作用#B超
CT#
IVU
腹平片
肾图1.27kPa
2.35kPa#
2.45kPa
2.94
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童年时期尿路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 ( )在推拿手法中,组成治疗中的结束手法的是( )下列奇穴中善治目疾的有( )肾结石合并真菌感染可以发生于面青一般不见于的病证是(
患儿常用手搓拉阴茎,患儿可能是多发的T1期膀胱癌,应选择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膀胱肿瘤的T1期是指男,诊断为女性患者,尿常规检查显示,腹壁伤口排出蓝色液体#
下腹压痛
低热
发生在盆腔手术后
下腹壁
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禁针;妊娠3月以上,不宜针刺上腹部穴位以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主要依据是关于输尿管损伤的处理,促使脓性分泌物排出#
并发前列腺脓肿,尔后处理输尿管损伤
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尤其重要
手术中
神门穴与内关穴均可主治的是( )女,以下哪项不是ESWL治疗的禁忌证患者男性,33岁。发现左睾丸无痛性肿大2周。查体见左睾丸均匀肿大,质硬而沉重。B超、CT及胸部X线片未发现有转移征象,间断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
十宣穴点刺出血所治的病证是( )隐睾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可选择腹腔镜手术( )美国创伤外科协会器官外伤委员会制订的肾损伤分级中,45岁。右侧阴囊可触及蚯蚓状肿块,平卧后不消失。阴囊B超检查:右侧精索静脉曲张。
推拿作用的原理有( )直肠指诊时发现前列腺腺体内有坚硬如石的不光整结节,最可能的是有约束骨骼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肾脏损伤最严重的病理类型是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 )腰痛的致病之本是( )包
运用耳针疗法治疗各种眼病时,可选用的耳穴有( )多发的T1期膀胱癌,治疗后多次复发并且恶性程度增高,应选择下列哪些是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可引起血清铁降低的情况有目1#
眼#
肝#
耳尖#
目2#经膀胱肿瘤切除
经
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行针手法有( )前列腺疾病明显升高的血清酶关于肾移植急性排斥,叙述错误的是肾结核病人血尿的特点排尿中断的症状常见那种疾病阴道清洁度检查结果Ⅱ度,则其上皮细胞应为催针法
提插法#
捻转法#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