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管理本行政区域医师工作的机构是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人事部门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部门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 各级医师协会
E. 各级政府
2.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机理是
A. 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B. 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
C. 脾阳衰不能运化水谷
D. 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
E. 以上均不是
3.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不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行线上的腧穴是( )
A. 膀胱俞
B. 肺俞
C. 大椎
D. 大杼
E. 风门
4. [单选题]咳嗽痰少,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
A. 肺肾阴虚证
B. 肺肾气虚证
C. 肾阴虚证
D. 燥邪犯肺证
E. 肺阴虚证
5. [单选题]服药后,“可饮粥”,“当一日食糜”的方剂是
A. 厚朴三物汤
B. 大建中汤
C. 附子粳米汤
D. 大承气汤
E. 大黄附子汤
6. [单选题]“以升为健”的脏是
A. 肺
B. 肾
C. 脾
D. 小肠
E. 肝
7. [单选题]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之热为
A. 湿热内郁
B. 风湿化热伤阴
C. 阴虚火旺
D. 气分之热
E. 血分之热
8. [单选题]养生中的"养"不包括的是
A. 保养
B. 调养
C. 滋养
D. 补养
E. 护养
9.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和法治疗范畴的是
A. 透膜达原
B. 调和肝脾
C. 分消上下
D. 消食和胃
E. 调和营卫
10. [单选题]下列有关小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泻热和胃
B. 消滞除满
C. 润燥软坚
D. 泻热去实
E. 通便泻热
1.正确答案 :C
2.正确答案 :B
解析: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正确答案 :C
4.正确答案 :A
5.正确答案 :B
解析:大建中汤证
原文: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大建中汤方:
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病因病机:本条由于脾胃阳衰,中焦寒甚,阴寒之气肆行于腹中而致腹满痛。
证候: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辨证:脾胃阳衰,中焦寒甚。
治则:温补建中,散寒止痛。
方药:大建中汤。
6.正确答案 :C
7.正确答案 :B
解析: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风湿之邪,合而流注于筋骨,搏结于关节,气血痹阻不畅而致诸肢节疼痛而肿大;风湿相搏,病久不解,正虚邪盛,营卫气血耗损,而日渐化热伤阴。
证候: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辨证:风湿历节(风寒湿邪外袭,痹阻筋脉关节,日渐化热伤阴)。
治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
8.正确答案 :C
9.正确答案 :D
10.正确答案 :C
解析:小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释义】此三条论阳明燥结证的证治。太阳病汗、吐、下后,津液受伤,邪气入里,从阳明燥化;或是阳明病,其人多汗,伤津化燥成实而形成本证。多汗是里热迫津外泄的表现。汗出太多,津液耗伤,邪气化燥成实,燥实结滞,故大便结硬。心烦、谵语为阳明燥热秽浊之气循经上扰心神所致。阳明燥热逼迫津液偏渗,从小便数多一症,可知津液不能还入胃肠,大便必然硬结。
阳明之气旺于日晡所,当阳明燥热内盛时,每于日晡前后正邪斗争激烈,而见发潮热。以上诸证颇类似大承气汤证,但因其脉滑而疾而不是脉沉实,犹恐燥实敛结程度尚浅,故不敢冒然投用大承气汤,而试投小承气汤治之。由于证为里热燥结,气滞胃肠所致,证属里热腑实证,故治宜通便导滞,行气除满。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