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宝典发布内分泌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真题讲解(O0),更多内分泌(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考试宝典发布内分泌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真题讲解(O0),更多内分泌(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1. [单选题]治疗劳淋阳虚证的代表方是( )
  A. 补中益气丸 
  B. 理中丸 
  C. 左归丸 
  D. 金匮肾气丸 
  E. 六味地黄丸 
 
2. [单选题]不是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 )
  A. 刘完素 
  B. 王清任 
  C. 李杲 
  D. 张从正 
  E. 朱震亨 
 
3.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胃痛常见病因病机的有( )
  A. 忧思郁怒,肝气郁结 
  B. 郁怒伤肝,肝气犯胃 
  C.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D.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E. 禀赋不足,脾胃虚弱 
 
4. [单选题]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5. [多选题]保和丸可用于下列病证中的( )
  A. 饮食积滞型胃痛 
  B. 痰气郁结型郁证 
  C. 痰热扰心型不寐 
  D. 食滞肠胃型泄泻 
  E. 痰浊阻肺型咳嗽 
 
6.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气血两虚型眩晕还应具有的症状有( )
  A. 腰膝酸软 
  B. 面色苍白 
  C. 气短懒言 
  D. 急躁易怒 
  E. 神疲纳减 
 
7. [多选题]关于高血钾的治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葡萄糖和胰岛素不能使血清钾转移细胞内 
  B. 治疗高血钾可用50%葡萄糖每4g加2U普通胰岛素持续静注 
  C. 治疗高血钾可用25%葡萄糖每4g加1U普通胰岛素持续静注 
  D. 治疗高血钾可用50%葡萄糖每4g加1U普通胰岛素持续静注 
  E. 葡萄糖和胰岛素能使血清钾转移至细胞内 
 
8. [多选题]成人原发性甲减的主要病因是
  A. 抗甲状腺药物 
  B. 碘缺乏 
  C. 碘过量 
  D. 自身免疫损伤 
  E. 甲状腺破坏 
 
9. [多选题]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产生抗药性,下列哪些正确
  A. 牛胰岛素的抗原性比猪胰岛素强 
  B. 胰岛素每日用量大于200单位 
  C.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D. 需更换另一属性胰岛素或纯品胰岛素 
  E. 加大原来使用的胰岛素剂量即可 
 
10. [单选题]足少阳胆经起于( )
  A. 目内眦 
  B. 目外眦 
  C. 足第4趾外侧端 
  D. 足小趾外侧端 
  E. 眉毛外侧端 
 
11. [多选题]以下哪些疾病可表现为假两性畸形( )
  A. 21-羟化酶缺乏症 
  B. 雄激素抵抗 
  C. 5α-还原酶缺乏 
  D. 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 
  E. Kallmann综合征 
 
12. [多选题]促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A.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B. 促进甲状腺滤泡摄碘功能 
  C.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D. 致突眼作用 
  E. 促进甲状腺滤泡细胞增生 
 
13. [单选题]人体血行停止,心与脉的搏动消失,生命也随之终结,是因为( )
  A. 阳气衰竭 
  B. 肾气衰竭 
  C. 心气衰竭 
  D. 脾气衰竭 
  E. 肺气衰竭 
 
14. [多选题]酮体一般是指
  A. β-羟丁酸 
  B. 乙酰乙酸 
  C. 大量脂肪酸 
  D. 氨基酸分解产物 
  E. 丙酮 
 
15. [多选题]诊断闭经最有意义的有( )
  A. 女子12岁月经尚未来潮 
  B. 妊娠期无月经 
  C. 女子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 
  D. 月经来潮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者 
  E. 月经来潮后又中断自身之月经周期3个周期以上未来潮者 
 
16. [单选题]藿香正气散的君药是( )
  A. 厚朴 
  B. 苍术 
  C. 藿香 
  D. 砂仁 
  E. 茯苓 
 
17. [单选题]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 苦味 
  B. 甘味 
  C. 辛味 
  D. 咸昧 
  E. 酸味 
 
18. [多选题]肢端肥大症患者血压较高是因为
  A. 交感神经兴奋 
  B. 肾小管重吸收加强 
  C. 钠潴留 
  D.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降低 
  E. 细胞外容量增加 
 
19. [单选题]胁痛发病中的主要因素是( )
  A. 肝郁 
  B. 湿热 
  C. 血瘀 
  D. 肝阴不足 
  E. 肝阳上亢 
 
20. [单选题]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为( )
  A. 热毒炽盛 
  B. 外伤 
  C. 心血瘀阻 
  D. 肝郁血瘀 
  E. 阴寒内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