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大量饮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主要是由于( )。
A. 肾小管重吸收减少
B. 动脉血压增高
C.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D. 血管紧张素Ⅱ减少
2. [单选题]血浆脂蛋白VLDL的主要合成部位在( )
A. 小肠黏膜细胞
B. 肝细胞
C. 脂肪细胞
D. 肌细胞
E. 血浆
3. [单选题]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安静时正常值为0.84
B. 比值减少,意味着肺泡无效腔相对增大
C. 肺尖部增大.可达3以上
D. 肺下部减小
E. 栓塞时,比值增大
4. [单选题]禁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菌药物是( )。
A. 阿米卡星
B. 青霉素G
C. 头孢曲松
D. 阿莫西林
5. [多选题]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的共同适应证是( )。
A. 休克
B. 支气管哮喘
C. 鼻黏膜和齿龈出血
D. 心脏骤停
6. [单选题]上消化道不包括( )。
A. 口腔
B. 咽
C. 空肠
D. 胃
E. 十二指肠
7. [单选题]膀胱三角的标志为( )
A. 尿道内口与膀胱底之间
B. 尿道内口与膀胱尖之间
C. 两输尿管口与膀胱尖之间
D. 两输尿管口与膀胱尖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8. [单选题]麻疹病毒属于( )。
A. 正黏病毒科
B. 副黏病毒科
C. 小RNA病毒科
D. 呼吸病毒科
E. 冠状病毒科
9. [单选题]腹膜间位器官是( )。
A. 肾
B. 胃
C. 脾
D. 肝
10. [多选题]对小儿高热惊厥有效的药物是( )
A. 卡马西平
B. 苯妥英钠
C. 地西泮
D. 水合氯醛
E. 苯巴比妥
1.正确答案 :C
解析:大量饮水后,水吸收入血,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感受器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甚至停止,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饮水30分钟时,尿量明显增多,以排除体内过剩的水分。这种由于一次性的大量饮水,反射性地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而引起尿量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2.正确答案 :B
解析:几种脂蛋白的合成部位分别为:CM在小肠黏膜细胞中形成;VLDL在肝细胞中生成;LDL在血浆中合成;HDL在肝、肠、血浆三个部位都可以合成。综上所述,血浆脂蛋白VLDL的主要合成部位在肝细胞中。
3.正确答案 :B
解析: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约为0.84。但肺泡通气量和毛细血管血流量在肺内的分布不均匀,肺尖可高达3.3,肺底可低至0.63。比值增大,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相对不足,肺泡无效腔增大;反之,比值下降,则意味着通气不足。血流相对过多,相当于发生了功能性动静脉短路。肺动脉栓塞时,血流相对降低,通气血流比值会增大。所以B错误,其余选项均正确。
4.正确答案 :A
解析:硫酸阿米卡星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耳毒性和肾毒性,患者可发生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听力减退一般于停药后症状不在加重,但个别在停药后可能继续发展至耳聋。此外,患者可出现血尿,排尿次数减少或尿量减少、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增高等。大多系可逆转性,停药后即可减轻,但亦有个别报道出现肾衰竭。因此本药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5.正确答案 :ABD
6.正确答案 :C
解析:临床上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部分管道称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7.正确答案 :D
解析: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8.正确答案 :B
解析: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分类上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9.正确答案 :D
解析:腹膜内位器官几乎全部包被腹膜,活动度较大。主要的器官有: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腹膜间位器官三面或多面包被腹膜,活动度较小。主要的器官有:升结肠、降结肠、肝、膀胱、子宫等。腹膜外位器官只有一面包被腹膜,几乎不能活动。主要的器官有:胰、肾、输尿管、肾上腺等。
10.正确答案 :CDE
解析:小儿高热惊厥常用药物:(1)地西泮,一般口服;(2)水合氯醛,一般用于灌肠;(3)苯巴比妥和丙戊酸钠,常用于长期连续用药。治疗此病时,苯妥英钠效果不佳;卡马西平无作用。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