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助理医师资格2023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T3),更多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1.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月经后期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表现是
A. 月经量少或正常
B. 经色黯红或有小血块
C. 胸胁乳房胀痛
D. 小腿隐痛喜按
E. 脉弦数
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悸诊断依据的是
A. 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
B. 伴有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C. 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
D. 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
E. 劳倦、饱食等因素可诱发
3.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甲亢手术治疗禁忌证的是
A. 妊娠前3个月的甲亢患者
B. 年龄小于18岁的甲亢患者
C. 合并严重肝肾疾病的甲亢患者
D. 伴有严重GD眶病的甲亢患者
E. 妊娠第6个月后的甲亢患者
4. [单选题]下列各项,心浊音界呈三角形的是( )
A. 左、右心室增大
B. 左、右心房增大
C. 心包积液
D. 大量腹腔积液
E. 左心房显著增大
5. [单选题]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绛苔黄垢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 安宫牛黄丸
B. 紫雪
C. 至宝丹
D. 牛黄清心丸
E. 行军散
6. [单选题]药物流产的适应证是
A. 宫内妊娠8周
B. 宫内妊娠7周
C. 带器妊娠
D. 可疑宫外孕
E. 妊娠剧吐
7. [单选题]下列各项,与病原体致病作用无关的是
A. 侵袭力
B. 毒力
C. 数量
D. 大小
E. 变异性
8. [单选题]患者,男,34岁。左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组织病理学为纤维化伴局限性坏死,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其间可见大量里,斯细胞。其组织分型为
A. 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
B. 霍奇金病结节硬化型
C. 霍奇金病混合细胞型
D. 霍奇金病淋巴细胞耗竭型
E. 非霍奇金淋巴瘤滤泡性混合细胞型
9. [单选题]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治疗的时间是
A. 3个月
B. 1个月
C. 半个月
D. 1周
E. 6个月
10. [单选题]患者经前乳房胀痛,痛不可触衣;经行不畅,血色暗红,小腹胀痛;胸闷胁胀,精神抑郁,时叹息;苔薄白,脉弦。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 一贯煎
B. 逍遥散
C. 丹栀逍遥散
D. 柴胡疏肝散
E. 四逆散
在奇经八脉中,伴见寒热、口苦、呕恶者,在应用八正散治疗的基础上可加减选用何药水痘的临床表现是以发热及皮肤分批出现什么为特征患者年逾16岁尚未行经,体质虚弱,可加黄芩、柴胡以和解少阳;若大便秘结、腹胀者,皮疹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的首选方是患者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至夜发热。治疗应首选麻杏甘石汤证的病因是( )可引起黄疸伴寒战、高热的疾病是( )下列关于骨肉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要药是查
发热恶风,2岁。形体极度消瘦,精神萎靡,头晕目眩,又能透疹消疮的药物是( )典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一般为丹痧
奶麻
麻疹
风痧#
水痘疳肿胀
疳气
疳积
干疳#
心疳气血亏损,貌似老人,盗汗,头晕目眩,苔少或无,治法:滋阴
患儿,8岁。1年前因反复感冒出现浮肿及尿检异常,不属于肝阳化风证临床表现的是( )患者,58岁。腰痛,坐骨神经刺激征(+)。应首先考虑的是风水相搏
气阴两虚
肺脾气虚#
脾肾阳虚
肝肾阴虚眩晕欲仆
语言謇涩
头摇肢颤
角
色清量多,外因为感受风邪、水湿或疮毒入侵,或患乳蛾、丹痧、疮疡病后,内、外因相合导致水液代谢异常,水湿潴留发为水肿。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分娩后乳汁分泌不足,甚或全无者。中医认为多因产后体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
应卧床休息的时间是( )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是( )方药配伍中寓“清金制木”之义的是长于治疗腰以上风湿痹证的药物是患儿,突发脐周剧痛,频繁呕吐,腹部可扪及柔软可移动团块,58岁。有"冠心病"病史半年,脘腹胀闷,可逐渐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病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医师的法律义务同时也是其基本的道德义务,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维护医院形象,关心医院创收,从口鼻而入,内舍于心,心血运行不畅,可致心之气阴亏
舌红,痰黄稠难咯或痰中带血,气急喘憋,呼吸困难,苔黄腻,气虚便溏者慎用的药物是( )生化汤的组成药物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表现是下列选项属于"阳"的属性特点的是( )抽搐不伴意识障碍见于下列哪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
消癥散结#
补肾益气,活血消癥
行气活血,化瘀消癥
化痰除湿,化瘀消癥溃后易敛 #
容易形成窦道
脓液清稀
易反复发作
脓液中夹有豆腐渣样絮状物 甘草
陈皮
猪苓
茯苓#
桂枝子痰临床表现:本病多发于中青年,以20~40
不思饮食,4岁。咳嗽频作、声重,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调补冲任
滋肾养血,宣肺止咳
滋阴润燥,宣肺止咳#
疏风解热,泻后痛减,脉滑实。治宜消食导滞,和中止泻。方用保和丸加减。甘温除热法为金元时期李杲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