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小儿出生时血红蛋白量正常约为
A. 90~110g/L
B. 110~130g/L
C. 130~150g/L
D. 150~220g/L
E. 230~260g/L
2. [单选题]关于小儿脑瘫,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功能训练和理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B. 病情常进行性发展
C. 常有不同程度的脑皮质萎缩和脑室扩大
D. 病因为围产期窒息及核黄疸等
E. 常合并有精神发育异常
3. [单选题]临床上最常见的血友病是
A. Christmas病
B. 因子Ⅷ缺乏
C. 因子Ⅺ缺乏
D. 血友病丁
E. 血友病戊
4. [单选题]粟粒型肺结核X线检查肺部粟粒状阴影出现的时间是
A. 起病3天
B. 起病7天
C. 起病10天
D. 起病2周后
E. 起病4周后
5. [单选题]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感染途径是( )
A. 宫内感染
B. 胎膜早破
C. 脐部感染
D. 羊水穿刺
E. 消化道感染
6. [单选题]下列新生儿筛查的TSH结果,还需进一步检查的是
A. 3mU/L
B. 5mU/L
C. 10mU/L
D. 15mU/L
E. 25mU/L
7. [多选题]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包括
A. 全院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
B. 医院感染各科室发病率的监测
C. 医院感染部位发生率的监测
D. 医院感染科室病床周转率的监测
E. 医院感染漏报率的监测
8. [多选题]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性是
A. 腮腺炎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B. 在腮腺增大前6天到发病后5天均可排出病毒,具有传染性
C. 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
D. 本病好发年龄为5岁以下儿童
E. 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
9. [单选题]关于疼痛评估与治疗,描述正确的是( )
A. 相信患者主诉,患者说痛就是痛
B. 医护人员应根据工作经验,结合患者的病情对疼痛进行综合评价
C. 相信患者主诉,只要有疼痛便应给予药物治疗
D. 根据医嘱落实评估即可,无需进行动态评估
E. 疼痛像其他四项生命体征一样,有客观的评估依据
10. [单选题]小儿听觉发育完善的年龄大约在
A. 3个月
B. 8个月
C. 1岁半
D. 3岁
E. 4岁
11. [单选题]患儿男,3岁。未接种麻疹疫苗,在托儿所中接触麻疹患儿,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注射,该小儿应观察
A. 5天
B. 7天
C. 14天
D. 21天
E. 28天
12. [单选题]法洛四联症的特点是
A. 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凸出,肺血增多
B.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段凸出,肺血增多
C. 左、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凸出,肺血增多
D. 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凹陷,肺血减少
E. 右心房、右心室扩大,肺动脉狭窄后的肺动脉扩大至左肺动脉
13. [单选题]患儿女,5岁。已确诊为室间隔缺损。近1周发热39.5℃,咳嗽、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白细胞明显增高。考虑该患儿可能的并发症是
A. 支气管肺炎
B. 上呼吸道感染
C. 化脓性脑膜炎
D. 脑脓肿
E.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4. [单选题]结核性脑膜炎中期最主要的体征是
A. 性情改变
B. 睡眠不安
C. 剧烈头痛
D. 精神呆滞
E. 脑膜刺激征阳性
15. [单选题]4个月婴儿,昨日种了百白破混合疫苗,今日有轻度发热,稍哭吵不安,查:体温38.2℃(肛表),右上臂外侧注射部位有轻微红肿。咽不充血,心肺无异常发现,下列哪项处理最恰当
A. 暂不用药
B. 口服抗生素
C. 口服退热药
D. 口服抗病毒药
E. 同时口服抗生素和抗病毒药
16. [单选题]一旦医院发生急性胃肠道感染的暴发流行,不应
A. 立即将发病病人转入传染病院
B. 调查了解发病情况
C. 查阅病历及细菌检查结果
D. 掌握暴发流行的时间及分布
E. 切断传播途径
17. [单选题]灭菌
A.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B. 能使人工污染的微生物减少99.9%
C. 使灭菌对象上污染的自然微生物减少90%
D.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E.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病原微生物的处理
18. [多选题]胎儿期免疫球蛋白产生的顺序,下列不正确的叙述是
A. 胎龄10周时出现IgM
B. 胎龄12周时出现IgG
C. 胎龄20周时出现IgA
D. 胎龄15周时出现IgD
E. 胎龄11周时出现IgE
19. [单选题]下列属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隐性体征的是( )
A. 喉痉挛
B. 巴宾斯基征
C. 布鲁津斯基征
D. 腓反射
E. 膝腱反射
20. [单选题]麻疹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是
A. 喉炎
B. 支气管肺炎
C. 脑炎
D. 心肌炎
E. 营养不良
1.正确答案 :D
解析:?血红蛋白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50~220g/L。
2.正确答案 :B
解析:小儿脑瘫主要的治疗在于肌肉训练、语言训练和心理治疗。通过手术不能完全治愈小儿脑瘫,手术仅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手段;小儿脑瘫,全称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
3.正确答案 :B
解析:血友病是一组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临床上分为血友病A(凝血因子Ⅷ缺陷症)和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陷症)两型,分别由血浆凝血因子Ⅷ(F8)和凝血因子Ⅸ(F9)基因突变所致。在男性患者中,血友病A约占80%~85%,血友病B约占15%~20%。女性患者罕见。故选B。
4.正确答案 :D
解析:粟粒型肺结核从起病到X线检查肺部出现粟粒状阴影的时间需要2周以上。
5.正确答案 :C
解析:感染途径:1.宫内感染??2.产时感染??3.产后感染:最常见,细菌可从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6.正确答案 :E
解析:下列新生儿筛查的TSH结果,还需进一步检查的是25mU/L,可能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7.正确答案 :ABCE
解析: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监测包括下列各项: (1)全院感染发生率的监测。(2)医院感染各科室发病率监测。(3)医院感染部位发病率的监测。(4)医院感染高危科室、高危人群的监测。(5)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6)漏报率的监测。(7)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监测。(8)其他监测等。不包括医院感染科室病床周转率的监测。故选ABCE。
8.正确答案 :BCE
解析: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幷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流行性腮腺炎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一般预后良好。
9.正确答案 :A
解析:疼痛评估是进行有效疼痛控制的首要环节,不仅要判断疼痛是否存在,还要评价镇痛治疗的效果。疼痛与其他4项生命体征不同,它不具备客观的评估依据,而且疼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较多,个体也存在差异。疼痛评估的原则是常规、量化、全面和动态,护士要掌握疼痛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及评估的记录。动态评估为下一步疼痛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对镇痛效果评估的主要依据是病人的主诉,故选A。
10.正确答案 :E
解析:小儿听觉发育完善的年龄是4岁。
【该题针对“专业-神经反射”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 :D
解析:接触过麻疹患儿的易感儿应隔离观察21天。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麻疹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12.正确答案 :D
解析:当右室流出道梗阻严重 ,肺动脉重度狭窄时 ,X线胸片表现为心脏轻度增大 ,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段凹陷 ,心尖上翘 ,肺血减少并可见肺纹紊乱等侧枝循环征象
13.正确答案 :A
解析:该题是临床病例题。主要考查室间隔缺损的常见并发症。备选答案均是对先天性心脏病并发症的描述。根据病例描述,患儿女,5岁,已确诊为室间隔缺损,近1周发热39.5℃,咳嗽、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白细胞明显增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A,其余均不正确。该题正确的答案是A。
14.正确答案 :E
解析: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早、中、晚3期,脑膜刺激征阳性是中期最主要的体征。
15.正确答案 :A
解析:儿童打疫苗后出现低热、针孔处红肿和硬结等现象是正常的,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反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已管发炎。无需用药
16.正确答案 :A
解析: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调查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手段:边调查边采取措施,阻止感染蔓延。对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监测,掌握本地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故选A。
【该题针对“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调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7.正确答案 :A
18.正确答案 :CD
解析: IgG:IgG是免疫球蛋白含量最高者,也是唯一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的免疫球蛋白。10~12周胎龄可自身合成IgG,含量甚微,但因母体IgG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且其含量也随着胎龄增长而不断增加,胎龄8个月时为成人的56%,9个月时为88%,足月新生儿脐血IgG含量可超过母体,而早产儿IgG含量较足月儿低的多。出生后IgG逐步消耗,而自身合成能力尚不足。至1~3岁相当于成人的60%,10~12岁后基本达成人水平。IgA:胎龄30周左右开始合成极少量IgA,IgA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的IgA来自母亲初乳。生后一个月含量仅成人的2.6%左右,10岁左右达成人水平。IgM:胎儿10~12周开始合成IgM,出生时约为成人的10%,以后逐渐上升,1~2岁达成人水平,IgM不能通过胎盘,宫内感染时IgM含量升高。IgD:胎龄31周开始出现,其自身合成较少,生后脐血含量仅为成人的1%,1岁为10%,2~3岁达成人水平。IgE:胎龄11周开始合成,7岁左右达成人水平
19.正确答案 :D
解析:隐性体征 1.面神经征用指尖或叩诊锤叩颧弓和口角间的面颊部,出现眼睑及口角抽动为阳性。正常新生儿可呈假阳性。 2.腓反射 用叩诊锤叩击膝部下外侧腓骨小头处的腓神经,阳性者足部向外侧收缩。 3.陶瑟征 用血压计袖带如测血压样绕上臂,打气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阳性者于5分钟内被试侧的手出现痉挛症状。
20.正确答案 :B
解析:麻疹并发症:(1)支气管肺炎 出疹一周内常见,占麻疹患儿死因的90%以上。(2)喉炎 出现频咳、声嘶,甚至哮吼样咳嗽,极易出现喉梗阻,如不及时抢救可窒息而死。(3)心肌炎 是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两岁以下、患重症麻疹或并发肺炎者和营养不良患者。(4)麻疹脑炎 多发生于疹后2~6天,也可发生于疹后3周内,与麻疹的轻重无关。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多经1~5周恢复,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麻疹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