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急性硬膜下血肿最常见的血管损伤是
A. 脑皮质破裂的小动脉
B. 注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
C. 注入蝶顶窦的大脑中静脉
D. 注入横窦的Labbe静脉
E. 大脑大静脉
2. [单选题]呼吸器引起肺损伤的主要因素包括( )。
A. 肺内分流
B. 呼吸频率
C. 肺功能残气量
D. 肺呼气未容量
E. 肺吸气未容量
3. [单选题]以下各项叙述中,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的绝对手术适应证是
A. 单纯胃穿孔
B. 首次出血
C. 瘢痕性幽门梗阻
D. 医源性溃疡
E. 门诊反复治疗无效的溃疡
4. [单选题]择期手术术前禁食时间应为( )
A. 6小时
B. 8小时
C. 10小时
D. 12小时
E. 14小时
5. [单选题]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低血容量休克
B.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C. 应激性溃疡
D. 败血症
E.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6. [单选题]有关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生时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以下错误的是
A. HR↑
B. CVP正常或↓
C. PAP正常或↓
D. PAWP↑
E. C0↓
7. [单选题]诊断心脏停搏的指标是( )
A. 大动脉无搏动
B. 呼吸停止
C. 脉搏扪不清
D. 血压测不到
E. 瞳孔散大
8. [单选题]以下对胆道感染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A. 发病率占外科急腹症的第2位
B. 包括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化脓胆管炎
C. 最常见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D. 易形成结石,胆石病阻塞胆总管有80%~90%合并感染
E. 重症感染可并发胆囊穿孔、胆道出血、肝脓肿、中毒性休克
9. [单选题]关于慢性排斥反应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A. 表现为移植术数月或数年后逐渐出现的同种移植物功能减退直至衰竭
B. 组织学病理可见动脉中层平滑肌增生
C. 组织学病理可见弥漫的向心性动脉内膜增厚
D. 组织学病理可见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E. 现有免疫抑制剂治疗一般无效
10. [单选题]关于局麻药极量,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普鲁卡因100Omg
B. 利多卡因600mg
C. 布比卡因200mg
D. 丁卡因150mg
E. 丁卡因60mg
11. [单选题]关于发生MODS的条件,下列错误的是
A. SIRS>CARS时,易发生MODS
B. SIRS
D. 非感染性疾病也可诱发MODS
E. 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更易造成MODS
12. [单选题]女性,36岁,有慢性肾炎病史,两下肢深Ⅱ度烫伤2周,创面感染,细菌培养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请指出忌用哪种抗生素( )。
A. 羧苄青霉素
B. 1%SD-Ag冷霜
C. 杆菌肽
D. 亚胺硫霉素(泰能)
E. 头孢哌酮钠(先锋必素)
13. [单选题]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常见病因不包括
A. 溃疡病急性穿孔
B. 急性阑尾炎穿孔
C. 肠管损伤破裂
D. 肝脾破裂
E. 腹内脏器炎症扩散
14. [单选题]下列因素中,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无关的是
A. 食物中黄曲霉素污染
B. 病毒性肝炎
C. 肝硬化
D. 食物中亚硝酸盐污染
E. 炎性肠道疾病
15. [单选题]下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A. 大量毒素而非病原体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剧烈的全身反应
B. 多种炎症介质的作用使得机体处于一种过度的炎症反应状态
C. 可导致急性肺损伤、肾功能障碍、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D. 本质为机体对外来刺激产生的一种全身性的炎症反应
E. 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高代谢状态和多种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
16. [单选题]下述有关体表肿瘤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体表肿瘤是指来源于皮肤、皮肤附件、皮下组织与浅表软组织的肿瘤
B. 皮肤基底细胞癌,发展缓慢,呈浸润性生长,但也常伴血道或淋巴道转移
C. 下肢皮肤鳞状细胞癌严重时伴骨髓浸润,常需截肢
D. 脂肪瘤位于深部者可恶变,应及时切除
E. 神经鞘瘤中央型者,手术不慎易切断神经
17. [单选题]以下对麻醉的论述,正确的是
A. 麻醉的机制完全明确
B. 麻醉药的作用是可逆的
C. 吸入麻醉药的特点是可控性差
D. 静脉麻醉药大部分以原型排出体外
E. BIS是目前判断麻醉深度的唯一指标
18. [单选题]下列革兰阴性杆菌脓毒症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A. 寒战、高热可达40~41℃,或低体温
B.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
C. 神志改变,甚至发生谵妄和昏迷
D. 心率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
E. 发生感染性休克少见
19. [单选题]临床发现早期肾癌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B超
B. CT
C. 尿常规
D. 腹部平片
E. 排泄性尿路造影
20. [单选题]下列属于外科特异性感染的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B. 变形杆菌感染
C.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感染
D. 链球菌感染
E. 破伤风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