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炮制淡附片时,每100公斤盐附子用甘草(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学(副高)副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炮制淡附片时,每100公斤盐附子用甘草( )。
A. 5公斤
B. 10公斤
C. 15公斤
D. 20公斤
E. 25公斤
[多选题]甘草的显微特征是:
A. 晶纤维
B. 具缘纹孔导管
C. 淀粉粒
D. 木栓细胞多角形
E. 棕色块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甘草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皮层较窄。韧皮部射线宽广,多弯曲,常现裂隙;纤维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筛管群常因压缩而变形。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较多,直径约至160μm;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方晶。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粉末淡棕黄色。纤维成束,直径8~14μm,壁厚,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多见。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木栓细胞红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单选题]被称为水谷之悍气的为
A. 谷气
B. 宗气
C. 营气
D. 清气
E. 卫气
正确答案 :E
解析:卫气的生成与分布: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慓悍滑利部分化生为卫气。
[单选题]7-羟基香豆素的最大波长在哪种条件下会红移
A. 酸性溶液中
B. 中性溶液中
C. 碱性溶液中
D. 加热
E. 冷置
正确答案 :C
解析:在碱性溶液中,多数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吸收峰位置较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有显著的红移现象,其吸收度也有所增大,如7-羟基香豆素的λmax325 nm(4.15),在碱性溶液中即红移至372nm(4.23),这一性质有助于结构的确定。故本题应选C。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干姜的适应证( )
A. 亡阳证
B. 寒湿痹痛
C. 脾胃实寒证
D. 寒饮喘咳
E. 脾胃虚寒证
正确答案 :B
解析:干姜具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功;主治亡阳症,脾胃寒症,寒饮喘咳等症。故B错误。
[单选题]治湿阻中焦证,佩兰每与哪种药相须为用( )
A. 藿香
B. 厚朴
C. 苍术
D. 砂仁
E. 白豆蔻
正确答案 :A
解析:藿香和佩兰功效近似,均能芳香化湿醒脾,常相须为用。
一般用风化方法除去的化学结合水是防风可用治( )下列各证中,一般不见面色白的是( )结晶水#
结合水
非结合水
平衡水分
自由水分风寒表证#
风热表证#
风寒湿痹#
咽喉肿痛
破伤风证#气虚证
血虚证
寒证
阴虚证#
下列对用于表皮或黏膜不完整的含中药原粉的局部给药固体制剂每1g的微生物限度要求,错误的是与地骨皮来源于同种植物的是( )( )沉淀反应,使用前先应对药材进行何种特殊处理下列不属于脂肪酸提取分离方法的是挥发
某鞣酸栓剂,每粒含鞣酸0.2g,生津益肺,微恶风寒,咳嗽少痰#
烦渴引饮、胸满胁痛
咽干鼻燥、苔薄白舌边尖红润#
大便秘结人参
西洋参
黄芪
山药#
白术山药具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主治脾虚证,肺虚症,肾虚症,
除应用清热药外,还当配合荷丹片的服用时间是中药流浸膏每1ml相当于原药材( )。倍散的稀释倍数有粉末水装片,购货记录按规定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几年5号筛
7号筛#
9号筛
6号筛
8号筛苷元相同,单糖苷,以充分发挥其
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达到最小副作用
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经济、有
髓部红棕色#
周边红棕色,草酸钙方晶直径12-15μm。②非腺毛单细胞,壁厚,具壁疣。③草酸钙簇晶存在于叶肉薄壁细胞中,主为平轴式,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偶可见油室碎片,附子的药用部位为乌
又能涩精止遗,人体阴阳协调关键是依照《药品管理法》被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水湿内聚
病后气化不利,还有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正确答案应为ABCE。鸡内金性甘平,石淋涩痛,胆胀胁痛,饮食
对湿热不稳定、剂量小的药物,宜用下列哪种方法制备片剂治疗虫积腹痛的药物是( )治风寒表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常与麻黄、桂枝同用的药物是( )异病同治的依据是湿法制粒压片法
空白颗粒压片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
喷
蜜与水的用量比例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某男,72岁。久病体弱,平素不耐风寒。近半月来汗出恶风,动则益甚,肢体倦怠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据此判断是何气的
制备肠溶胶囊剂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根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应注意( )关于丸剂包衣目的,错误的是十二经脉中,沿着喉咙,忌单纯使用止血药#
瘀阻出血慎用炭类止血药#
分证分型辨证论治#增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