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不属于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的是
A. 恐缩症
B. 马来模仿症
C. 北极圈癔症
D. Fregoli综合征
E. 残暴疯狂综合征
2. [单选题]对心理治疗专业人员的素质一般不要求
A. 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B. 健康的心理
C. 宗教信仰
D. 职业道德
E. 责任感
3. [单选题]有关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
B. 包括躁狂型、抑郁型和混合型三种亚型
C. 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出现与消失的时间比较接近
D. 分裂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时间不能少于一个月
E. 起病较急、多为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4. [单选题]超价观念与妄想最主要的区别是
A. 程度上差异
B. 前者多见于偏执型人格障碍,后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C. 前者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后者是一种病理性歪曲的信念
D. 前者具有现实基础,后者多无现实基础
E. 前者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后者不具有强烈感情色彩
5. [单选题]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概念是
A. 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
B. 自杀
C. 是指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或精神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各种伤害或破坏事件
D. 医疗事故
E. 以上均不是
6. [单选题]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
A. 同一性-角色混乱
B. 遗传决定论
C. 社会环境决定论
D. 潜意识
E. 自卑情节
7. [单选题]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 新生儿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学龄期
E. 少年期
8. [单选题]目前的研究认为:重大精神障碍的共同发病机制是
A. 皮层下边缘系统的DA功能亢进
B. 大脑皮质内DA功能低下
C. 5-HT系统功能亢进
D. 5-HT系统功能低下
E. 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的神经发育异常
9. [单选题]CCMD-3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中,其病程标准是(除惊恐障碍另有规定外)
A.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1个月
B.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
C.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4个月
D.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
E.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12个月
10. [单选题]男性,19岁,因言语紊乱、行为怪异而给予氯丙嗪350mg/d合并安坦2mg一天3次治疗,3周后病情有所好转,第4周加量至450mg/d后病情反而兴奋加重吵闹不安、易激惹、有时用头撞墙。最妥当的处理是
A. 加氟哌啶醇注射
B. 加氯硝西泮注射
C. 减少氯丙嗪剂量
D. 加大安坦剂量
E. 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
11. [单选题]5-HT功能低下
A. 幻觉、妄想
B. 抑郁发作
C. 阿尔茨海默病
D. 躁狂发作
E. 神经衰弱
12. [单选题]有关自杀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正确的是
A. 自杀未遂者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升高
B. 5-HIAA降低程度与致死性或自杀未遂的严重性呈正相关
C. 抑郁症患者对芬氟拉明激发的催乳素分泌反应越敏感,自杀企图越强烈
D. 尿中游离可的松升高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比例升高
E. 灌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血浆甲状腺素反应敏感
13. [单选题]治疗惊恐障碍常用的抗焦虑药是
A. 咪达唑仑
B. 阿普唑仑
C. 三唑仑
D. 硝西泮
E. 佐匹克隆
14. [单选题]与苯丙胺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
B. 可导致出现幻觉、妄想症状
C. 与可卡因有类似的药理作用
D. 使用后很快体会到快感
E. 极易产生躯体依赖,较难产生精神依赖
15. [单选题]关于智力量表的评估划界分,错误的是
A. 84~70是边界智力
B. 69~50是轻度低下
C. 49~35是中度低下
D. 34~20是重度低下
E. 15以下是极重度低下
16. [单选题]下面不符合全面性痴呆的描述是
A. 由大脑弥散性损害引起
B. 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均受累及
C. 常出现人格改变
D. 多有定向力障碍
E. 自知力保持完整
17. [单选题]患者男,29岁。未婚,大学文化,教师。自幼性格内向,很少与人交往,喜欢和表姐、表妹、堂姊妹一起玩耍,学习成绩优秀。自中学开始对男老师及长相英俊的男同学比较感兴趣。参加工作后,很多人给她介绍女朋友,但患者均以种种理由推脱。课余时间常和男学生接触,先后将3名男生留在宿舍相互玩弄生殖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B. 边缘型人格障碍
C. 同性恋
D. 异装症
E. 易性别症
18. [单选题]关于急性妄想发作,以下错误的是
A. 常突然起病,以短暂的妄想为主要症状,妄想形式多样,内容支离破碎
B. 病前一般无诱因
C. 可伴有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障碍
D.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E. 病程不超过3个月
19. [单选题]女性酒精依赖患者最常见的共病是
A. 其他物质的滥用
B. 精神病障碍
C. 人格障碍
D. 焦虑障碍
E. 分离性障碍
20. [单选题]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法
B. 心理测验法
C. 观察法
D. 人体解剖法
E. 心理生物学研究方法
1.正确答案 :D
解析:恐缩症是以恐惧生殖器缩入体内致死的恐怖焦虑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与文化相关的综合征,患者极度害怕自己的生殖器等缩入腹内或乳头内缩而死亡,为此,表现为极度焦虑,紧张,恐惧,有濒死感。马来模仿症是一种与文化相关的综合征,首先被描述的病例是马来人,但以后许多地区都有报道,多见于中年或老年的妇女,起病较急,多由突然吓人的刺激所引起,表现为过分的惊恐反应,模仿言语、模仿动作、猥亵行为,不自主服从,发作时间短暂,常持续数分钟至1~2小时,通常无意识障碍,患者与周围环境保持较好的接触能力。北极圈癔症也是一种与文化相关的综合征,见于北极的因纽特人通常是妇女,急性起病,持续时间一般为1~2小时,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尖叫,撕扯衣服,脱掉衣服,模仿某种动物或鸟叫,在雪地里打滚,乱跑,发作后一如常人,可有遗忘,目前已经公认是一种癔症样反应。Fre-goli综合征是一种妄想性身份识别障碍,这类患者确信身边许多的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人的伪装。残暴疯狂综合征是一种与文化关联的综合征,表现为一种突然的无明显原因的狂暴发作,患者持刀狂奔,横冲直撞,乱砍乱杀,持续数小时,最后被制伏或可能自杀。因此,D为正确答案。
2.正确答案 :C
3.正确答案 :D
解析: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①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发作征象,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尤其是紧张性、偏执性及幻觉症状,但也可以有思维破裂和精神分裂症的其他基本症状。这两种症状同时存在或先后在发病中出现。症状的变异性较大,同样的患者在不同的发作期表现并不一致;②病程呈间歇发作,症状缓解后不留明显缺陷;③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病前个性无明显缺陷,部分患者可有分裂症、躁郁症家族史;④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⑤符合症状标准的分裂症状与情感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同时存在至少2周以上,并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较接近;⑥分型包括:躁狂型、抑郁型和混合型。
4.正确答案 :C
解析:妄想是一种病理性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通常具有三个特征:①妄想是病态的坚信,即患者思维内容虽然与事实不符,也没有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②妄想是个人特有的;③妄想内容均指向和涉及自己本人,总是与自身利害有关,且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有所差异。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有一定事实根据,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具有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内容相对与客观现实联系紧密。
5.正确答案 :C
解析:精神病人意外事件是指精神病人在精神症状或精神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各种伤害或破坏事件。
6.正确答案 :A
解析: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一致)。第一阶段: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第二阶段: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第三阶段:学前期(4~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第五阶段:青年期(13~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9~25岁),亲密对孤独的阶段。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6~65岁),繁殖对停滞阶段。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同一性-角色混乱,它是一种成熟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7.正确答案 :B
解析:言语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基本在10~14个月之间。
8.正确答案 :E
解析:神经发育异常学说逐渐成为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家们认为神经发育异常可能是重大精神障碍的共同发病机制,表现为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包括额叶、颞叶内侧及海马等脑区的灰质和白质减少和体积缩小,而不同脑区发育异常则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精神疾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
9.正确答案 :B
10.正确答案 :B
11.正确答案 :B
解析:大量的研究表明:多巴胺功能亢进主要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有关,而阴性症状则可能与多巴胺功能低下以及脑结构的异常有关;抑郁发作主要与5-HT功能低下有关;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与脑部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有关。神经衰弱除与个体的素质因素有关外,慢性的心理社会应激在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12.正确答案 :B
解析:自杀未遂者脑脊液(CSF)中5-HT的代谢产物5-HIAA降低,且下降程度与致死性或自杀未遂的严重性呈正相关;抑郁症患者对芬氟拉明激发的催乳素分泌反应越迟钝,患者的自杀企图越强烈。其他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生物学指标有:尿中游离可的松升高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比例减低;给予地塞米松后血浆可的松分泌不抑制;灌注5-HIAA后出现过度的可的松反应;灌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血浆甲状腺素反应迟钝等。
13.正确答案 :B
解析:惊恐障碍即为急性焦虑发作选用短程作用药物,如阿普唑仑等。
14.正确答案 :E
解析:一般认为,苯丙胺较难产生躯体依赖而更容易产生精神依赖。
15.正确答案 :E
解析:以IQ100分作为平均智商,85~114是平常智力;115~129是优秀;130~144是超常;145~159是天才;84~70是边界智力;69~50是轻度智力低下;49~35是中度智力低下;35~20是重度智力低下;20以下是极重度智力低下。
16.正确答案 :E
解析:全面性痴呆表现为大脑弥散性损害,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均受累及,从而影响患者全部的精神活动。常出现人格改变、定向力障碍及自知力缺乏。多见于老年性痴呆和梅毒性痴呆等。
17.正确答案 :C
18.正确答案 :D
解析:急性妄想发作是一种发作性精神障碍。多无发病诱因,以青壮年多见,不发生于儿童,罕见于50岁以上者。
19.正确答案 :D
20.正确答案 :D
解析:实验法是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该方法是指有目的地操纵自变量,这些自变量多属于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心理测验法是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客观的、标准化的定量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指测试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试人的行为、言语、仪表、表情、态度、举止的观察和分析(主观观察法或内省法)以研究其心理行为规律的方法。心理生物学研究是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如DNA重组技术、PCR技术、CT、MRI、功能磁共振脑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睡眠脑电图等新方法和新技术正在为探索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心身相关性和心理病因学等心理学的深层次问题提供有力的武器。人体解剖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重要方法。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