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对呼气性呼吸困难描述错误的是
A. 见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B. 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
C. 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
D. 可出现呼吸时间延长
E. 见于气管异物患者
2. [单选题]关于麻疹疫苗的初种时间,下列哪项是正确
A. 出生时
B. 6月龄
C. 3月龄
D. 8月龄
E. 一周
3.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
B.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C. 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
D. 缓聘、解职待聘、解聘
E.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 [单选题]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产生
A. 抗菌性脂类
B. 溶血性链球菌
C. 过氧化氢
D. 肠毒素
E. 脑膜炎球菌
5. [单选题]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处理首先是
A. 查明病因
B. 抗感染
C. 迅速扩容
D. 降温
E. 用升压药
6. [单选题]脑复苏主要措施中氧疗在几小时之内可用纯氧
A. 3
B. 5
C. 6
D. 7
E. 10
7. [单选题]肺癌引起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
A. 侵犯心脏所致
B. 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所致
C. 压迫到主动脉所致
D. 压迫双侧锁骨下静脉所致
E. 压迫纵隔淋巴结所致
8. [单选题]正常成人每日钾盐的需要量为
A. 1g
B. 2~3g
C. 4~5g
D. 6~7g
E. 8~9g
9.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A. 产生血小板抗体
B.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C. 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D. 铁缺乏
E. 凝血因子缺乏
10. [单选题]符合护理诊断的PES公式描述的是
A. 低效性呼吸形态:发绀、呼吸急促,与胸部疼痛有关
B. 有受伤的危险:与视物不清有关
C. 潜在并发症:心律不齐
D. 母乳喂养有效
E. 体温升高
11. [单选题]1989年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和《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中提出的医院各级护理人员编制的标准,三级医院病床与病房护理人员之比不少于
A. 1:(0.7~0.8)
B. 1:0.6
C. 1:0.5
D. 1:0.4
E. 1:0.3
12. [单选题]关于传染病流行程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散发流行
B. 暴发流行
C. 大流行
D. 水平流行
E. 流行
13. [单选题]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不游离于血清中的是
A. HBsAg
B. 抗-HBs
C. HBcAg
D. 抗-HBe
E. HBeAg
14. [单选题]管理的基本特征指的是
A. 时间的管理
B. 管理的广泛性
C. 管理的综合性
D. 管理的艺术性
E. 社会的管理
15. [单选题]医院护士指导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属于
A. 一级预防
B. 二级预防
C. 三级预防
D. 病因预防
E. 预防并发症
16. [单选题]下列不是管理方法的是
A. 行政方法
B. 法律方法
C. 民主方法
D. 思想教育方法
E. 社会心理学方法
17. [单选题]大肠癌血行转移最常转移至
A. 肝
B. 肺
C. 骨
D. 膀胱
E. 肾
18. [单选题]管理过程中,在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这种控制类型称为
A. 过程控制
B. 同期控制
C. 反馈控制
D. 前馈控制
E. 要素质量控制
19. [单选题]患者女性,47岁。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判断发生心脏停搏的指标是
A. 血压
B. 瞳孔散大
C. 桡动脉搏动消失
D. 颈动脉搏动消失
E. 心音消失
20. [单选题]洗手的指征不包括
A. 无菌操作前后
B. 接触伤口前后
C. 戴手套后
D. 使用厕所前后
E. 处理污染的物品后
1.正确答案 :E
解析:①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困难,吸气时间延长,可表现为“三凹征”,见于喉头水肿、痉挛、气管异物、肿瘤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机械性梗阻;②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评估”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 :D
解析:麻疹疫苗在8月龄时初种。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计划免疫(免疫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 :B
解析:第九章 实施与监督 第五十条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由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或缓聘、解职待聘、解聘。其中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由有关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由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正确答案 :A
解析:1.皮肤上的痤疮丙酸杆菌能产生抗菌性脂类,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生长。
3.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可杀死白喉棒状杆菌和脑膜炎奈瑟氏菌。
5.正确答案 :C
解析:感染性休克时周围血管相继出现痉挛、麻痹、扩张,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所以处理首先是迅速扩容,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增加组织灌注。
6.正确答案 :C
解析:6小时内可用纯氧,6小时后氧疗浓度不要超过60%。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心跳呼吸骤停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B
解析:肺癌组织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8.正确答案 :B
解析:正常人每日需要钾盐2~3g,相当于10%的氯化钾溶液20~30ml。
9.正确答案 :B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对恶性细胞不能识别与消灭,使之得以繁殖,最终导致白血病。ITP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多认为血小板相关抗体或抗血小板抗体等自身抗体的形成在ITP的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
【该题针对“贫血”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 :A
解析:低效性呼吸形态:发绀、呼吸急促,与胸部疼痛有关
11.正确答案 :D
解析:三级医院病床与病房护理人员之比不少于1:0.4,医师与护理人员之比不少于1:2。
12.正确答案 :D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病能在人群中广泛传播蔓延的特性称为流行性。按其强度可分为以下几种。①散发:是指某传染病在某地常年一般发病水平。②流行:指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当地常年发病率(一般3~10倍)。③大流行:指某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泛,超出国界或洲界者。④暴发:指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时间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故选D。
13.正确答案 :C
解析:HBcAg指标是不在乙肝五项指标(乙肝两对半)里的。我们并不常见HBcAg ,一般检查只是检测乙肝两对半,这个是属于乙肝三对里面的其中一项,而HBcAg它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使用常规方法在血清不能直接检出HBcAg,需加开壳剂,使HBcAg释放于溶液中然后进行测定。
14.正确答案 :D
解析: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的二重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即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或生产活动,都要经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过程,这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任何阶段都是相同的。#(2)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和个性,即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社会文化,都会使管理出现一定的差别,这就是管理的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知识体系,反映了管理活动的科学性。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实践,也就无所谓艺术。#3.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管理普遍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这就决定了管理的普遍性。管理是人类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协作活动,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这就是管理的目的性。
15.正确答案 :C
解析:三级预防主要是改善患者的预后功能,指导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就是尽量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一级预防是从病因和危险因素上去防止疾病发生,在社区内进行有关高血压的防治健康教育,从病因和危险因素上防止疾病发生。
16.正确答案 :C
解析:管理方法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的方法和社会心理学方法,民主方法不在其中。
17.正确答案 :A
解析:大肠癌血行转移常引起肝转移,其次为肺转移、骨转移等。故本题选择A。
18.正确答案 :D
解析:前馈控制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管理过程中,在计划实施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在实施中出现问题后的补救,这种控制类型称为前馈控制 。
19.正确答案 :D
解析:只要具备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没有呼吸即可认为发生心脏停搏,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反复测量血压,观察瞳孔及听心音会延误抢救时机,而桡动脉非大动脉故选择D。
20.正确答案 :C
解析:洗手的指征包括:①进入和离开病房前,尤其是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②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③无菌操作前、后;④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⑤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⑥脱手套后;⑦使用厕所前、后。而选项C戴手套后可进行操作,不是洗手的指征。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