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白鲜皮不能用于
A. 带下阴痒
B. 湿热疮毒
C. 风湿热痹
D. 湿疹
E. 湿热黄疸
2. [单选题]炒后产生止血作用的是
A. 地榆
B. 大蓟
C. 白茅根
D. 槟榔
E. 荆芥
3. [单选题]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止血药是
A. 白及
B. 仙鹤草
C. 三七
D. 蒲黄
E. 大蓟
4. [单选题]存在于物料表面的润湿水及物料空隙中和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
A. 平衡水
B. 非结合水
C. 结合水
D. 自由水
E. 非平衡水
5. [单选题]“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
A. 虚热证
B. 表证
C. 里证
D. 实热证
E. 寒证
6. [单选题]云连的特征为
A. 多单枝,较细小,弯曲
B. 多单枝,较细小,断面有云锦花纹
C. 多单枝,较粗壮,"过桥"长
D. 多分枝,聚成簇,形如鸡爪
E. 长圆柱形,外皮易脱落,断面粉性
7. [单选题]关于斗谱排列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 常用饮片应放在斗架的中上层
B. 矿石类、化石类和贝壳类应放在斗架的低层
C. 炭药类应放在斗架的高层
D. 质地松泡且用量大的饮片应放在斗架最下层的大药斗内
E. 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饮片应放在斗架的高层。
8. [单选题]党参米炒的目的是
A. 增强消食健脾作用
B. 矫臭矫味
C. 缓和寒滑之性
D. 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E. 降低毒性
9.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治疗风湿热痹的药组是
A. 木通、防己
B. 白鲜皮、薏苡仁
C. 忍冬藤、络石藤
D. 黄柏、蚕砂
E. 独活、威灵仙
10. [单选题]具有"统摄血液"功能的脏是
A. 肝
B. 肾
C. 心
D. 脾
E. 肺
1.正确答案 :A
解析:白鲜皮能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2.正确答案 :E
解析:药物经炒炭炮制后可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如地榆、大蓟、小蓟、白茅根、蒲黄、槐花等炒炭后增强止血作用;干姜、乌梅、荆芥等,炒炭后产生止血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3.正确答案 :A
解析:有抗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的止血药有白及、紫珠、小蓟、艾叶。
4.正确答案 :B
解析:非结合水指物料与水分所形成的混合物中的水分,与上述的空隙水分一样,是残留在物料组织结构的小容积骨架中或细小颗粒之间的水分。排除这种水分只需克服流体流经物料骨架的流体阻力即可,如物料表面的润湿水、物料孔隙中和粗大毛细管中的水分。故此题应选B。
5.正确答案 :D
解析:热者寒之 是指热证见热象,采用寒凉法治疗,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法,里热证用清热法
6.正确答案 :A
解析:云连:多为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形如“蝎尾”,长2~5cm,直径2~4mm。有“过桥”。折断面较平坦,黄棕色。故此题应选B。
7.正确答案 :C
解析:易于造成污染的饮片(如炭药类)应放在斗架的低层。
8.正确答案 :D
解析:米炒的目的有:①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②降低药物的毒性,如红娘子、斑蝥等;③矫正不良气味,如昆虫类药物。故正确答案为D。
9.正确答案 :E
解析:威灵仙、独活为祛风湿药的代表药,祛风湿散寒药辛苦温,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舒经活络之功效,适用于疼痛麻木、关节肿大、筋脉挛急、屈伸不利等,不适合治疗风湿热痹。
10.正确答案 :D
解析:脾主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液,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如临床上治疗脾虚腹泻时,常可加入健脾利湿之品,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主统血 统血,即统摄血液。统是统管,摄即固摄。脾主统血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脾气固摄血液,令其在脉管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二是指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中医学认为,血液的正常运行除了靠心气的推动,也赖于脾气的统摄。脾的统血功能为血液的运行提供了控制力和约束力,使血液循经畅行而不致溢出脉外,防止其出血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血液液能否正常地运行,既取决于脾气的固摄作用,也与血液本身是否充足有关。若脾气虚损,统血功能失常,临床可见尿血,便血,崩漏,肌肤发斑等出血症状,中医称之为脾不统血。由于此类出血多发生在人体下部,颜色浅淡,可伴有脾气虚的其他症状,如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等,中医往往采用“补脾摄血”的方药来治疗。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