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糖尿病患者在并发肾损害时,高血压患病率高达70%,以下哪类降压"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心血管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糖尿病患者在并发肾损害时,高血压患病率高达70%,以下哪类降压药能有效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A. 小剂量利尿剂
B. β受体阻滞剂
C. 长效钙拮抗剂
D. ACEI
E. 以上都不是
[多选题]继发性雷诺综合征的病因
A.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B. 卒中
C. β-受体阻滞剂
D. 硝苯地平
E. 结缔组织病
正确答案 :ABCE
[多选题]卫气的主要功能有( )
A. 调节肌腠开合和汗液排泄
B. 通过三焦输布全身
C. 护卫肌表以防外邪入侵
D. 温煦脏腑、肌肉和皮毛
E. 温煦经脉
正确答案 :ACD
[单选题]下列关于左后分支阻滞诊断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应排除电轴右偏的其他原因
B. 电轴右偏
C. 临床比较常见
D. Ⅲ、aVF导联呈qR型
E. Ⅰ、aVL导联QRS波呈rS型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的是
A. Lp(a)
B. CM
C. HDL
D. LDL
E. VLDL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是( )
A. 八会穴
B. 腧穴
C. 郄穴
D. 募穴
E. 原穴
正确答案 :E
[多选题]梅毒性心血管病包括
A. 梅毒性主动脉炎
B. 梅毒性心肌树胶样肿
C. 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 冠状动脉口狭窄
E. 梅毒性主动脉瘤
正确答案 :ABCDE
[单选题]男性,20岁,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住院2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为40次/min,此时处理是
A. 维持原治疗
B. 干扰素治疗
C. 异丙肾上腺素静脉点滴
D. 人工心脏起搏
E. 激素治疗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最关键是
A. 降糖
B. 降压
C. 减肥
D. 戒烟
E. 识别高危人群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风心病心衰患者用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出现食欲不振,头痛,心电图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应首先考虑
A. 洋地黄中毒
B. 洋地黄剂量不足
C. 低钾
D. 风湿活动
E. 心衰加重
正确答案 :A
运用耳针疗法治疗各种眼病时,可选用的耳穴有( )男性,33岁,出现剧烈头疼和呕吐1天,经过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下述不属于该病常见临床表现的是( )以下哪项检查对嗜铬细胞瘤诊断有较大意义下列哪种属于均匀性
拔火罐时是用火力将罐内的气体排出,从而产生负压吸附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最早能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酶学检查是淀粉酶增高最常见的原因是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大帮助的检查方法是血清乳酸脱氢酶不增高的
以下为足少阳胆经穴主治病证的是(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血钙增高常见于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是总体而言,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每年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为偏头痛#
耳目疾患#
神志病#
咽喉病#
损伤阳气的邪气是( )男性,57岁,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检查BP90/60mmHg,心率42次/min,律齐,最可能的心律失常是肺循环血量增多,改善水源,人畜饮水分开
在低硒地区常年口服亚硒酸钠
建立健全的诊治机构,培训农村
在血证的治疗上,突起呼吸困难,心率快,听不清有无杂音,查体:BP60/20mmHg,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近1个月活动后喘憋、口唇紫绀、下肢水肿、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该患者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最灵敏的检查腹部游
内伤发热辨证时应注意区别( )下述不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是下消最显著的特征是( )心力衰竭基本用药包括,除了女性,63岁,同时给予极化液治疗,后者的目的是病情轻重#
发病部位
起病缓急
证候虚实#
在气在血
痈的临床特点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治疗的首选药物扩张型心肌病最重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急性左心衰竭时需尽快改善二尖瓣开瓣音可出现于下列征象是胸外按压最确切指征的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为(
32岁,0.25mg/d,自觉症状好,P-R间期0.20秒,应首选下列哪项治疗节制房事#
戒除手淫#
避免过度的脑力紧张#
注意精神调养,心衰,快速房颤#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停用地高辛
继续地高辛0.25mg/d,注意观察#
望舌质时应注意观察( )无二尖瓣狭窄时PCWP不能反映的指标是 ( )关于肝脏下缘正常大小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一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剧烈胸痛后,血CPK明显升高,颈静脉充盈,肝大,血压下降至10.6/5.3kPa(80/40mmH
消渴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受损的最先表现是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为预激综合征伴发心房颤动时,应选用血液的钙含量仅占人体钙含量的肺痨#
中风#
水肿#
白内障、雀目、耳聋#
疮疖、痈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