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传染病卫生副高真题部分答案(X7),更多传染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多选题]慢性血吸虫病结肠病变主要表现为
A. 结肠黏膜浅表溃疡
B. 结肠黏膜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肠壁增厚
C. 结肠狭窄
D. 结肠黏膜息肉样增生
E. 肠系膜增厚或缩短,网膜缠结成团
2. [多选题]与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有关的是
A. 血脑屏障通透性
B. 氯化物含量
C. 血糖浓度
D. 蛋白质含量
E. 葡萄糖酵解程度
3. [单选题]流脑在我国的流行菌群是
A. A群
B. B群
C. C群
D. D群
E. W135群
4. [多选题]黑热病的治愈的标准是 ( )
A. 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一般情况改善
B. 肿大的肝脾回缩
C. 血象恢复正常
D. 原虫消失
E. 治疗结束及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
5. [多选题]黄疸型肝炎与钩体病的鉴别点有
A. 无流行病学史
B. 无眼结膜充血
C. 白细胞计数多升高
D. 无腓肠肌压痛
E. 以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为主
6. [单选题]伤寒的典型表现不包括
A. 卡他症状
B. 持续发热
C. 肝脾大
D. 相对缓脉
E. 消化道症状
7. [单选题]对结核性关节炎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儿童与青壮年多见
B. 不出现关节畸形
C. 伴有低热、盗汗
D. 负重大关节易受累
E. 有时有窦道形成
8.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 )
A. 肺水肿
B. 继发严重感染
C. 心肌损害
D. 腔道大出血
E. 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
9. [单选题]男性,20岁,2天来发热、全身不适,1天来神志不清,伴抽搐,来诊,T40℃,BP70/50mmHg(9.3/6.7kPa),皮肤散在淤点、淤斑,颈强,克氏征(+),巴氏征(+)。诊断应首先考虑
A. 败血症
B. 流脑(普通型)
C. 流脑(休克型)
D. 流脑(脑膜脑炎型)
E. 流脑(混合型)
10. [单选题]男性,25岁。厌食、乏力、恶心、呕吐1周,门诊化验:总胆红素46μmol/L,ALT200U,HAV-IgM(+),HAV-IgG(+),HBsAg(+),HBeAg(+),抗HBc(+)。此病人诊断为
A.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B. 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
C. 甲型肝炎合并乙型肝炎
D. 急性无黄疸型甲型肝炎
E. 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下列哪个不是流式细胞仪的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中,古人对气的别称有( )具燥湿健脾、祛风湿功效的药物是( )与溶血性黄疸诊断不符的实验结果是疟疾累及大脑时的病理改变有寄生于人体的吸虫中,虫体最大的是流动室及
正常虹膜纹理近瞳孔部分呈放射状排列,周边呈环形排列,当纹理模糊或消失,其原因是脊髓灰质炎病的潜伏期是 ( )华支睾吸虫病常见的并发症有败血症型猪链球菌病常发生中毒休克综合征,表现为伤寒发病第一周内阳性率最
女性,35岁,发作性呼吸困难6年,今日在打扫卫生时突然再发,且伴有明显哮鸣音。最可能的疾病是某地区入夏以来接连发现腹泻病人,经大便培养为福氏志贺菌。防疫站为确保居民健康采取预防措施,其重点应为疟疾的发作周期长
问诊内容的主体部分是钩端螺旋体病病死率最高的型别是 ( )主要表现为剧烈呕吐,腹泻轻、体温正常,常见于什么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史
家族史流感伤寒型
肺大出血型
黄疸出血型
重症黄疸出血型
世界卫生组织按BMI指数将肥胖分为3级,其中2级肥胖是指长颅表现自颅顶至下颌部的长度明显增加,见于在霍乱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下列哪种表现是莱姆病的神经系统三主征BMI≥28
BMI24~27.9
BMI≥40
BMI35~
掌握传染病潜伏期的意义在于猪链球菌感染病例实验室血常规提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中不包括有协助诊断#
协助治疗
确定医学观察期#
判断预后
预测疫情白细胞计数升高#
白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
白细胞计
下列哪些传染病属于肠道传染病霍乱典型的临床表现应为 ( )一幼儿园发现麻疹患儿,为控制麻疹在幼儿园蔓延,应采取的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中毒型菌痢的发病因素中,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 )精液24小时不液化,最可能
通过抑制细胞免疫而发病的传染病是乙脑的神经系统表现的正确概念应除外 ( )包虫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 )以下关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预防猪带绦虫感染的关键是属于补益剂的是(
下列可出现相对缓脉的传染病有尿17-KS降低见于FBG低于3.9mmol/L称为关于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叙述错误的是关于乙脑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感染人体的肠绦虫有多种,其中以人为终宿主的是 ( )绦虫的
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重型霍乱病人常有腓肠肌及腹直肌痉挛,其机制是 ( )属于我国发现的立克次体病的是鼠疫#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霍乱#
炭疽
艾滋病低钙
低钾
碱中毒
低钠#
低氯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恙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