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前列腺癌最常发生的区域是
A. 周边区
B. 中央区
C. 移行区
D. 局边区和中央区
E. 周边区和移行区
2. [单选题]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诊断最重要的是
A. 焦虑与恐惧
B. 营养失调
C. 潜在并发症出血
D. 知识缺乏
E. 术后并发症感染
3. [单选题]高压性气胸,安置胸腔引流管应选择下列哪个部位
A. 第6肋间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
B. 胸骨旁任何一肋间
C. 第7肋间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
D. 第8肋间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
E. 第2肋间锁骨中线
4. [单选题]急性肾衰竭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是
A. 低血钾
B. 高血钾
C. 低血钠
D. 高血钠
E. 低血镁
5. [单选题]胎产式是指
A. 胎儿先露部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B. 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C. 胎儿纵轴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D. 胎儿在母体内的姿势
E. 胎儿先露部与母体骨盆轴的关系
6. [单选题]易在泌尿道内形成结晶,引起血尿、尿痛的药物是
A. 卡那霉素
B. 庆大霉素
C. 磺胺类药物
D. 氯霉素
E. 青霉素
7. [单选题]判断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
A. 外周血涂片检查
B. 骨髓检查
C. 网织红细胞计数
D. 血清铁测定
E. 血红蛋白测定
8. [单选题]无菌环境下配置的要素饮食,其有效时间应小于
A. 4小时
B. 8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E. 36小时
9. [单选题]引发内源性感染的因素不包括
A. 病人抵抗力下降
B. 病人的正常防疫机制遭破坏
C. 抗生素应用导致菌群失调
D. 菌群移位(易位)
E. 应用潜入性器械
10. [单选题]时间因素
A. 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对B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
B. 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
C. 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
D. 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
E. 健康教育项目使用问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正确答案 :A
解析:前列腺癌通常发生在周围带(70%)。在病理解剖上,前列腺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占95%,起自边缘部的腺管及腺泡。故选A。
2.正确答案 :C
解析:胃底食道静脉曲张,上消化大出血是门静脉高压最危险的并发症
3.正确答案 :E
解析:气胸安放引流管的位置为积气最高部位的锁骨中线第2肋间。
4.正确答案 :B
解析:1.高钾血症、酸中毒、水中毒是少尿期的主要致死原因。
2.急性肾衰竭少尿期高钾、高磷、高镁、低钠、低钙,其中高钾血症是最重要的电解质失调。
3.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因水过多病人出现低钠血症,多尿期因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排出,也可出现低血钠。
5.正确答案 :B
解析: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为胎产式 。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为胎姿势。
6.正确答案 :C
解析:由于乙酰化磺胺溶解度低,尤其在尿液偏酸时,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痛、尿闭等症状(C对)。卡那霉素可引起肾脏损害,尿中可出现透明管型与颗粒管型,有时有少量红、白细胞,蛋白尿偶有所见(A错)。庆大霉素肾毒性表现为非少尿性肾脏损伤或少尿伴急性肾衰竭(B错)。氯霉素主要不良反应是抑制骨髓造血机能(D错)。青霉素由于肾功能减退及血浆白蛋白减少,引起血浓度升高和脑脊液药物浓度升高,从而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缘故(E错)。
7.正确答案 :C
解析:骨髓中红细胞系统的增生发育过程是: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幼稚的红细胞在脱去细胞核后即将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用于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的造血情况且是最简便的方法,用于疗效的观察,指导临床肿瘤化疗的使用。
8.正确答案 :D
解析:肠内营养液应保持新鲜,避免细菌污染和变质,应现配现用,在无菌环境下配制好的营养液应在24小时内用完。
9.正确答案 :E
解析:当病人健康状况不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因素,可导致菌群失调或使原有生态平衡失调,菌群移位(易位),从而引发感染。
10.正确答案 :A
解析:1.时间因素又称历史因素。是指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的、可能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如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的颁布、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等。
2.测量者因素:在评价过程中,测试这本身的态度、工作人员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及目标人群的成熟型对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均有影响。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并按照测量者的希望进行表现。
3.回归因素是指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但在以后的测试中可能会恢复到原有的实际水平的现象。
4.选择因素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从而影响观察结果的正确性。但在评价中,可以通过随机化或配对选择的方法防止或减少选择偏倚对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