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王先生与妻子及他们未满周岁的女儿幸福生活,王先生的家庭所处于家庭周期是
A. 新婚期
B. 生产期
C. 学龄前期
D. 学龄期
E. 青少年期
2. [单选题]医院感染中的病原体以细菌最为常见,约占
A. 75%
B. 80%
C. 85%
D. 90%
E. 95%
3. [单选题]关于健康教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
B.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并强制其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C. 健康教育以调查研究为前提
D. 传播健康信息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
E. 健康教育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
4. [单选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移位的骨折
A. 闭合性骨折
B. 陈旧骨折
C. 开放性骨折
D. 新鲜骨折
E. 稳定性骨折
5. [单选题]0~3岁处于行为发展的
A. 主动发展阶段
B. 被动发展阶段
C. 巩固发展阶段
D. 稳健发展阶段
E. 自主发展阶段
6. [单选题]正常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途径是
A. 血液缓冲系统
B. 肾的调节
C. 肺的调节
D. 神经内分泌调节
E.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
7. [单选题]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称
A. 着床
B. 受精
C. 精子获能
D. 拾卵
E. 孕卵形成
8. [单选题]下列ICU控制感染的措施,错误的是
A. 病室定期消毒
B.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C. 拔出有创导管时,应做细菌培养
D. 限制家属探视及陪住
E. 严重创伤、感染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安排在同一房间
9. [单选题]同期控制包括
A. 压疮发生率
B. 基础护理合格率
C. 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次数
D. 每日查对医嘱及时纠正
E. 急救物品完好率
10. [单选题]下列符合4个月大的婴儿发育水平的是
A. 只有在15~20cm范围内视觉最清晰
B. 头可随物体水平移动180°
C. 听觉发育完善
D. 可爬上台阶
E. 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1.正确答案 :B
解析:生产期:介于第一个子女出生0~30个月期间,伴随子女的出生和生长,主要任务是适应父母角色,应对养育子女的压力。
【该题针对“第三节 居家护理(实践能力)”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 :E
解析:医院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通常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肺孢子虫、弓形虫、衣原体和疟原虫等,其中以各种细菌最为常见,约占95%。所以,有人常把病原微生物笼统地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
3.正确答案 :B
解析:健康教育不是"强制",而是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所以B错。故选B。
4.正确答案 :E
解析:1.【该题针对“第四节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实践能力)”知识点进行考核】
2.【该题针对“第四节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实践能力)”知识点进行考核】
3.【该题针对“第四节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实践能力)”知识点进行考核】
4.【该题针对“第四节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实践能力)”知识点进行考核】
5.骨折分类:(1)按骨折端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①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骨折端与外界不通。②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不完整,骨折端与外界相通,易引起感染。(2)按骨折的程度及形态分类①不完全骨折:骨骼连续性没有完全中断,依骨折形态又分为青枝骨折、裂缝骨折等。②完全骨折:骨骼连续性完全中断,按骨折形态又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骨折、凹陷骨折和骨骺分离等。(3)按骨折处的稳定性分为①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移位的骨折,如不完全性骨折及横形骨折、嵌插骨折等。②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移位的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4)按骨折后时间长短分为①新鲜骨折:两周之内的骨折。②陈旧骨折:发生在两周之前的骨折,复位及愈合都不如新鲜骨折。
【该题针对“第四节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实践能力)”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 :B
解析:3.0~3岁属于被动发展阶段,3~12岁属于主动发展阶段,12~13岁至成年属于自主发展阶段,成年后至终生属于巩固发展阶段。
6.正确答案 :B
解析:机体在正常膳食情况下,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和少量的碱性物质,一切非挥发性酸和过剩的碳酸氢盐都由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细胞外液中的碳酸氢盐的浓度保持稳定。因此说,正常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途径是肾脏。血液缓冲系统调节酸碱的能力有限,而肺主要是排出挥发性酸。
7.正确答案 :A
解析: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孕卵植入,也称着床。
8.正确答案 :E
解析:不同类患者不可同住一个病室,防止交叉感染。
9.正确答案 :D
解析:同期控制又称过程控制,控制点处于事物发展进程的过程中,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给予指导与监督,以保证活动按规定的政策、程序和方法进行,这类控制是针对行动过程,一旦发生偏差,马上予以纠正。其目的就是要保证本次活动尽可能少发生偏差,改进本次而非下一次活动的质量。每日查对医嘱及时纠正属于同期控制。
10.正确答案 :B
解析:新生儿只有在15~20cm范围内视觉最清晰,4岁听觉发育完善,1岁能听懂自己的名字,8~9月才能用双上肢向前爬,4个月时抬头很稳并能转动,故本题选B。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