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关于疾病年龄分布分析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横断面分析不能反映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B. 致病因子在不同时期强度不同时,出生队列分析能反映疾病与年龄的关系
C. 出生队列研究实质是多组队列研究的综合应用
D. 出生队列是对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在同时期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进行分析
2. [多选题]医师不得出具怎样的医学证明文件( )。
A. 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
B. 未亲自诊查的
C. 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的
D. 涉及死亡的
3. [单选题]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是( )。
A. 潜在减寿年数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生存率
4. [单选题]职业有害因素是否引发职业性损害主要取决于( )。
A. 接触方式
B. 个体因素
C. 遗传因素
D. 接触水平
5. [单选题]妇女更年期的生理变化,主要与下列哪个器官的衰老密切相关( )。
A. 下丘脑
B. 卵巢
C. 乳腺
D. 子宫
6. [单选题]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是( )。
A.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B. 描述阶段、分析阶段、干预阶段
C. 实验阶段、分析阶段、验证阶段
D. 形成假说阶段、检验假说阶段、验证假说阶段
7. [单选题]听觉感受器是( )。
A. 壶腹嵴
B. 螺旋器
C. 球囊斑
D. 椭圆囊斑
8. [单选题]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A. 鼠疫和霍乱
B. 麻疹和丝虫病
C. 肺结核和百日咳
D. 霍乱和麻风病
9. [单选题]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
A. 乙肝患者数
B. 乙肝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C. 乙肝疫苗接种人数
D. 乙肝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10. [单选题]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 )。
A. 散发、流行和爆发
B. 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
C. 长期趋势、流行和爆发
D. 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
1.正确答案 :B
解析: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包括横断面分析和年龄期间队列分析(例如出生队列分析)两种。出生队列分析是分析同一年代出生的一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同年代的发病或死亡水平等变化,归类于描述性研究,不属于队列研究的范畴。突发的新急性传染病应用横断面分析,可迅速获得年龄与疾病发病的关系。
2.正确答案 :ABC
解析: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3.正确答案 :A
解析:潜在减寿年数,是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潜在减寿年数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
4.正确答案 :D
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损害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水平的高低。
5.正确答案 :B
解析:妇女更年期的生理变化,主要与卵巢的衰老密切相关。卵巢的衰老主要表现在卵泡减少和卵巢形态变化及卵巢功能衰退。伴随着卵巢的衰老,更年期妇女会出现生殖、泌尿、心血管等多个相关系统与器官的变化。
6.正确答案 :A
解析: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他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②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与原因;③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的结果,导出预防或处置的策略与措施。
7.正确答案 :B
解析:螺旋器又称Corti器,是人类的听觉感受器,受蜗神经支配。螺旋器位于内耳膜迷路的蜗管的下壁(即蜗鼓壁又称基底膜或螺旋板),由Hensen细胞、外指细胞、外毛细胞、外柱细胞、内螺旋器、柱细胞、内毛细胞、内指细胞齿间细胞以及盖膜组成,内有外隧道、内隧道、Nuel腔,并且有神经纤维发出连接螺旋神经节,能够将内淋巴的震动转化为神经冲动。
8.正确答案 :C
解析:传染病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①甲类鼠疫、霍乱;②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③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9.正确答案 :C
10.正确答案 :A
解析:疾病流行强度常用的指标有:散发、爆发、流行。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