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可用于区别浅昏迷与深昏迷的检查方法是( )。
A. 是否可唤醒
B. 深反射检查、疼痛刺激
C. 是否可以回答问题
D. 按指令运动
2. [单选题]以下属于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生理作用的是( )。
A. 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
B. 调节细胞内外水的平衡
C. 维持细胞正常体积和形态
D. 在血浆总渗透压中比例小
3. [单选题]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为( )
A. 脂类、蛋白质、核酸
B. 脂类、蛋白质、糖类
C. 脂肪、蛋白质、糖类
D. 脂类、核酸、糖类
E. 磷脂、蛋白质、糖类
4. [多选题]外科急腹症的护理诊断有( )
A. 焦虑或恐惧
B. 腹痛
C. 体液不足
D. 有感染的危险
5. [单选题]动眼神经受损伤( )。
A. 角膜反射消失
B. 瞳孔散大
C. 瞳孔缩小
D. 不能闭眼
6. [单选题]"冬眠合剂"是指下述哪一组药物?( )
A. 哌替啶+异丙嗪+吗啡
B. 苯巴比妥+氯丙嗪+吗啡
C. 氯丙嗪+异丙嗪+苯巴比妥
D. 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7. [单选题]磺酰脲类降血糖的机制是( )
A. 抑制葡萄糖形成
B. 促进胰岛素释放
C. 延缓葡萄糖吸收
D. 减少糖原异生
8. [单选题]下列喉软骨中,( )形似盾牌,为最大的喉软骨。
A. 会厌软骨
B. 环状软骨
C. 勺状软骨
D. 甲状软骨
9. [单选题]关于甲状腺描述错误的是( )。
A. 甲状腺为红褐色腺体
B. 形状呈A型
C. 成年男女平均重量不同
D. 甲状腺被气管前筋膜包裹,该筋膜形成甲状腺假被膜
10. [单选题]根据医学伦理学的相关知识,下列不属于侵犯患者隐私保护权的行为是()。
A. 医师告诉自己的妻子,某患者患有乙肝
B. 医生向保险公司提供某患者的家庭住址
C. 医生告诉自己的同学,某患者身上有一块胎记
D. 医师向医院报告,某患者有脊髓灰质炎
1.正确答案 :B
解析:浅昏迷是指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各种浅反射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等可存在;生命体征呼吸、心跳、血压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失禁或潴留。深昏迷是指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肢体呈迟缓状态,深浅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出现;机体仅能维持循环与呼吸的最基本功能,呼吸不规则,血压可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综上,可用于区别深、浅反射的检查方法是深反射检查与疼痛刺激。
2.正确答案 :B
解析:由血浆中的电解质、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叫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可以改变细胞内外液体平衡。胶体渗透压改变血管内外液体平衡。
3.正确答案 :B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组成。膜上脂类主要有三种:磷脂、糖脂和胆固醇。而核酸与细胞膜组成无关。
4.正确答案 :ABCD
解析:外科急腹症的护理诊断除上述A、B、C、D选项外,还包括电解质失衡。
5.正确答案 :B
解析:动眼神经损伤后,由于伤侧眼球外肌多数瘫痪,出现上睑下垂,眼外斜视,眼球不能向上、下、内方运动。由于副交感节前神经纤维同时损伤,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6.正确答案 :D
解析:常用"冬眠合剂"的组成为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哌替啶1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用于高热、烦躁的患者,呼吸衰竭者慎用。
7.正确答案 :B
解析:磺酰脲类药物的降糖机制是:(1)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2)降低血清糖原水平;(3)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的结合能力。所以,磺酰脲类药物对正常人及胰岛功能尚存的患者有效,对1型糖尿病及切除胰腺的动物无作用。
8.正确答案 :D
解析:喉软骨构成喉的支架,包括单一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甲状软骨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块,由两块前缘相互融合的近似四边形的软骨板组成,构成喉的前壁和侧壁。
9.正确答案 :B
解析: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呈红褐色,分左、右两叶,中间相连(为峡部),呈"H"形。所以,选项B描述错误。
10.正确答案 :D
解析:任何公民都有使自己的个人生活秘密不被公开的权利。医疗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人员有更多机会掌握患者的隐私,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保守患者的个人隐私,如身体和精神缺陷、传染病史等等。医务人员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不仅体现对患者的尊重,更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但如果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将给患者本人、他人或社会带来的危害大于这种权利带来的损失时,医务人员可以超越患者的权利要求。脊髓灰质炎属于乙类传染病,应该上报。为了诊治病情而进行的上报属于正常正规的上报行为。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