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神经外科学(副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R4),更多神经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下列可引起呕吐大量隔夜食物的疾病是
A. 幽门梗阻
B. 慢性胆囊炎
C. 急性肝炎
D. 胃、十二指肠溃疡
E. 急性糜烂性胃炎
2. [单选题]诊断脑挫裂伤的临床依据可除外哪项
A. 头部外伤后原发昏迷>30分钟
B. 多有中间清醒期
C. 腰穿可发现血性脑脊液
D. 脑膜刺激征阳性
E. 多为对冲伤所致
3. [单选题]"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
A. 阴中求阳
B. 阳病治阴
C. 寒因寒用
D. 寒者热之
E. 热者寒之
4. [单选题]舌后1/3的味觉减退提示有损害的神经是
A. 迷走神经
B. 面神经
C. 舌咽神经
D. 副神经
E. 三叉神经
5. [单选题]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
A. 135mmol/L
B. 145mmol/L
C. 155mmol/L
D. 165mmol/L
E. 175mmol/L
6. [单选题]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球形细胞应大于
A. 10%
B. 15%
C. 20%
D. 25%
E. 50%
7. [单选题]面部出现"洋葱皮"型感觉缺失现象为三叉神经哪一部位损伤
A. 三叉神经脊髓束或核
B. 三叉神经第二支
C. 三叉神经第一支
D. 三叉神经感觉根
E. 三叉神经第三支
8. [单选题]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是
A. 前交通动脉瘤
B.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C. 基底动脉动脉瘤
D. 颈内动脉动脉瘤
E. 前床突旁动脉瘤
9. [多选题]Weber综合征(中脑脚底损伤)表现为 ( )
A. 对侧本体感觉消失
B. 同侧头面部浅感觉消失
C. 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D. 同侧瞳孔斜向外下方
E. 对侧上、下肢瘫痪
10. [多选题]颅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有
A. 大面积的骨折片陷入颅腔深度超过1 cm者,或大面积凹陷致使颅腔狭窄者
B. 因骨折片压迫或损伤脑功能区,引起局灶或全身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癫痫等
C. 发生于大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已引起神经体征或颅内压增高
D. 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无脑受压症及静脉回流障碍
E. 非功能区的轻度凹陷性骨折
男,41岁,左侧眼球向外转动障碍3天,提示受损神经是闭合性颅盖骨骨折诊断主要依靠为提高大便中副溶血弧菌阳性检出率,最佳运送培养液是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因阳气不足,无力化生阴液,进一步出现阴液亏虚的现象,下列处理中
男性,34岁,因发现右侧直接和间接角膜反射消失入院,病变神经可能是判断休克患者微循环效能较可靠的依据是关于颈静脉的检查,错误的是左侧面神经
右侧面神经
左侧三叉神经
右侧三叉神经#
左侧动眼神经血压
脉搏
呼吸
神
舌肌麻痹、萎缩及肌束颤动提示受损神经是肛门视诊时应注意观察的项目不包括目前对帕金森病最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是舌下神经#
面神经
副神经
舌咽神经
三叉神经肛门及周围皮肤颜色及皱褶
肛门周围有无脓血,黏液
有无肛
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一侧肌力下降或肌肉萎缩提示受损神经是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是具燥湿健脾、祛风湿功效的药物是( )迷走神经
面神经
副神经#
舌咽神经
三叉神经安坦(苯海索)
左旋多巴#
金刚烷胺
溴隐
一侧肢体(上、下肢)瘫痪伴有同侧脑神经损害是对脊柱结核描述错误的是冬眠亚低温治疗的适应证有正常尿道口黏膜不应该链霉素中毒的眩晕特点为脑出血的急诊处理不正确的是 ( )不完全性瘫痪
单瘫
偏瘫#
交叉性偏瘫
支配面部表情肌的神经是椎管内肿瘤最常见的为前列腺液约占精浆的迷走神经
面神经#
滑车神经
副神经
三叉神经脊膜瘤
胶质瘤
神经鞘瘤#
转移瘤
皮样囊肿10%~20%
15%~30%#
30%~45%
45%~60%
60%~70%神经鞘瘤为椎管
舌后1/3的味觉减退提示有损害的神经是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可用于( )中医学和西医学相比,最重视( )引起月经先期的主要机理有( )迷走神经
面神经
舌咽神经#
副神经
三叉神经解释生理现象#
解释病理传变
张口发"啊"音时一侧软腭上抬减弱,腭垂偏向健侧,提示受损神经是不属于脑部血管特点的是下列哪项损伤易造成弥漫性轴索损伤 ( )麻子仁丸属( )下列哪项损伤易造成弥漫性轴索损伤"热因热用"属于( )下列因素中
咽反射障碍提示受损神经是瘀血腰痛,治宜选用( )脑囊虫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AustinFlint杂音见于下列哪项不属于肾后性少尿的病因临床上最常用的拔罐方法是( )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是迷走神经
面神经
舌咽神
具有味觉功能的神经是一侧胸廓肋间隙回缩变窄常见于角膜反射的传入神经是心室除极首先从下列不符合二度Ⅱ型窦房阻滞心电图表现的是面神经
面神经和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
副神经和舌咽神经
三叉神经和面神经阻塞性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