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采用聚乙烯醇磷酸铵吸收一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空气中硫化氢时,由于硫化镉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所以( )。
A. 采样前应避光
B. 样品分析之前应避光
C. 样品分析之后应避光
D. 加入显色剂后应避光
E. 显色剂应避光
2. [单选题]测定饮水中的合成洗涤剂,表示饮水是否受到生活污水污染,如从饮水中测出合成洗涤剂为1mg/L,表示该水中混入的生活污水的比例为( )。
A. 5%
B. 15%
C. 20%
D. 25%
E. 10%
3. [单选题]使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时,对于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等电子亲和能力较强的物质,最适合的检测器为
A. 热导检测器(TCD)
B.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C. 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D.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E. 热离子检测器(TD)
4. [单选题]符合医学研究献身医学原则( )。
A. 仅从个人兴趣或追逐个人利益出发选择研究课题是不道德的
B. 居里夫人把氯化镭包在自己的前臂上观察镭对人的皮肤的烧伤状况,表现了崇高的道德
C. 由个人完成发明创造的时代,已经同爱迪生一去不复返了
D. 1969年至1981年的12年间,年轻的心脏病研究者约翰·达西博士共编造假论文100篇以上
E. 尸体解剖有利于医学的发展和总结医疗经验
5. [单选题]进行滴定操作时,下列哪种方法是正确的( )。
A. 眼睛注视被滴定溶液颜色的变纯
B. 眼睛看着滴定管中液面下降的位置
C. 眼睛注视滴定管是否漏液
D. 眼睛注视滴定管流速
E. 眼睛与滴定管中液面保持水平
6. [单选题]固相萃取法萃取有机物,利用的机制有( )。
A. 沉淀
B. 吸收
C. 吸附
D. 分配
E. 离子交换
7. [单选题]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化妆品中铅时,为防止出现错误的结果,在测定过程中,应给予最多关注的因素是
A. 测定波长
B. 狭缝
C. 进气流速
D. 乙炔气/空气比值
E. 燃烧室温度
8. [单选题]用比色法测定铅-双硫腙配合物时,应选择的滤光片的颜色为
A. 红
B. 黄
C. 绿
D. 蓝
E. 紫
9. [单选题]在测定血中胆碱酯酶活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
A. 乙酰胆碱水解的温度和时间
B. 加入碱性羟胺的量
C. 加入三氯化铁溶液的量
D. 加入缓冲溶液的量
E. 显色时间
10. [单选题]如果把醋酸钠固体加到醋酸的稀溶液中,则溶液的pH将
A. 增高
B. 下降
C. 不受影响
D. 先下降,后升高
E. 先增高,后下降
11. [单选题]不属于室内污染源的是
A. 室内装饰材料
B. 厨房油烟
C. 室内吸烟
D. 汽车尾气
E. 家用化学品
12. [单选题]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反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分别是( )。
A. 固定相为极性,流动相为极性
B. 固定相为极性,流动相为非极性
C. 固定相为非极性,流动相为极性
D. 固定相为非极性,流动相为非极性
E. 固定相为键合型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为极性
13. [单选题]进行地表水表层水采样时,其采样深度一般要在水下
A. 多于0.5m
B. 0.2~0.5m
C. 小于0.2m
D. 0.5~1m
E. 大于1m
14. [单选题]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铅时,以下提法中正确的是
A. 溶出峰的峰电位只决定于元素的性质
B. 溶出峰的峰电位决定于元素的性质,但受底液离子的影响
C. 溶出峰的峰电位决定于所测元素的浓度
D. 峰高只决定于元素的浓度
E. 峰高决定于元素的浓度,但受温度和底液离子的影响
15. [单选题]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过滤膜的粒径是
A. 0.5μm
B. 0.45μm
C. 0.6μm
D. 0.55μm
E. 0.20μm
16. [单选题]连续测定质控样3次,结果均在平均值控制图的上控制线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系统的正误差,不能出报告
B. 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系统的负误差,不能出报告
C. 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大的偶然误差,不能出报告
D. 测定结果尚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系统的正误差,尚可出报告
E. 测定结果尚符合要求,但测定误差较大,尚能出报告
17. [单选题]微波消解法是
A. 利用高温将样品中的有机物破坏
B. 利用低温氧化将样品中的有机物破坏
C. 利用酸性氧化将样品中的有机物破坏
D. 利用碱性氧化将样品中的有机物破坏
E. 利用微波加热将样品中的有机物破坏
18. [单选题]用双硫腙―氯仿溶液在pH8.5~11.0提取铅时,为消除汞的干扰可加入的试剂是
A. KCN
B. EDTA-2Na
C. 柠檬酸盐
D. 氟化物
E. 酒石酸盐
19. [单选题]在医学卫生领域中,空气检测所采样品为( )。
A. 血液
B. 大米
C. 空气
D. 水
E. 土壤
20. [单选题]垃圾处理技术在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是
A. 垃圾焚烧
B. 垃圾高温堆肥
C. 垃圾卫生填埋
D. 生物氧化塘
E. 资源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