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女,70岁。无牙颌,全口义齿试排牙时发现,微笑时可见上前牙龈缘,口微闭时上前牙切缘位于唇下1mm,上颌尖牙远中面位于口角。此时应该
A. 抬高上前牙
B. 抬高上前牙龈缘位置
C. 换大号上前牙
D. 换小号上前牙
E. 不必修改
2. [单选题]釉质形成不全主要是由于
A. 成牙本质细胞出现了变化
B. 缩余釉上皮出现了变化
C. 成釉细胞出现了变化
D. 成牙骨质细胞出现了变化
E. 釉小皮出现了变化
3. [单选题]凡登白试验即刻反应阳性,尿胆红素阳性,尿胆素原降低
A. 后天性卟啉症
B. 多发性骨髓瘤
C. 阻塞性黄疸
D. 溶血性黄疸
E. 肝细胞性黄疸
4. [单选题]"长正中"所指的滑动距离为
A. 由下颌后退接触位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牙尖交错位
B. 由牙尖交错位向前滑到下颌后退接触位
C. 由下颌后退接触位自如滑到牙尖交错位
D. 由下颌后退接触位向前滑到牙尖交错位
E. 由牙尖交错位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下颌后退接触位
5. [单选题]儿童第一恒磨牙因龋坏严重需拔牙的最佳时间为
A. 6~7岁
B. 10~11岁
C. 8~9岁
D. 12~13岁
E. 13岁以后
6. [单选题]对于意外穿髓的患牙,一般选用何种盖髓剂
A. 碘仿氧化锌
B. 氢氧化钙
C. 磷酸锌水门汀
D.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E. 亚砷酸酐
7. [单选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的根据是
A. 给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
B. 行为主体的特点性
C. 诊疗护理的过失程度
D. 医疗活动的违法性
E. 医疗过失同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8. [单选题]龈下边缘的优点是,除了
A. 龋变机会少
B. 以上都不是
C. 增加固位力
D. 美观
E. 刺激牙龈
9. [单选题]恢复适当的垂直距离的作用不包括
A. 有益于颞下颌关节健康
B. 发挥最大咀嚼效能
C. 避免下颌前伸
D. 肌张力正常
E. 面部比例和谐
10. [单选题]寻找根管口时,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 按根管分布的解剖部位寻找
B. 保留自然的髓室底形态
C. 根管口所在处颜色较浅
D. 参考X线片上根管的分布位置
E. 先用探针尖寻找
1.正确答案 :B
解析:根据全口义齿排牙要求,微笑时上前牙应露出2/3,而不应露出龈缘。此患者前牙宽度合适,切端位置正常,不能再换大或小牙,也不能将整个前牙抬高,而应将龈缘位置抬高。故正确答案应选C。
2.正确答案 :C
解析:牙釉质是人体乃至所有生物体中最硬的矿化组织,成熟的釉质由高度矿化、有序排列的羟基磷灰石晶体构成,含无机物95%以上,只含极少量的有机物和水。牙釉质的形成是在颌骨内的成釉器内完成的,在釉质形成过程中,成釉细胞分泌釉基质蛋白和矿物离子调控釉质基质的形成和矿化。在这个过程中,成釉细胞代谢异常、基质蛋白和蛋白酶的表达异常都会造成釉质形成的障碍,形成釉质发育缺陷性疾病。釉质发育不全是指牙齿在发育期间,由于局部或全身的不利因素,致使釉质的形成和成熟发生障碍而遗留的永久性缺陷。
3.正确答案 :C
4.正确答案 :A
解析:从后退接触位,下颌向前上移动1mm左右到达牙尖交错位,这两个颌位的关系主要为水平向的关系。在此移动的过程中下颌无偏斜或偏斜小于0.5mm,双侧后牙均匀对称接触,无单侧的咬合性接触,通常将此时的上下颌颌位关系称为"长正中"。故选择E。
5.正确答案 :C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年轻恒牙龋病的治疗特点及牙列的发育。第一恒磨牙是龋齿最好发牙齿,因龋损破坏严重需拔牙的最佳时间是8~9岁。因为这个时期第二恒磨牙尚未萌出,牙冠虽已形成而牙根尚未形成,牙胚位于第一恒磨远中面的牙颈线以下,是拔除龋损破坏严重的第一恒磨牙,让第二恒磨牙移位替代第一恒磨牙的最佳时机。过早地拔除第一恒磨牙,对颌的第一恒磨牙可能在第二恒磨牙未移位之前出现下垂或过长而阻碍第二恒磨牙的移位,而且X线片检查时尚不能见到第三恒磨牙的牙胚影像;过晚则因第二恒磨牙牙根已大部形成而不易移位完全替代第一恒磨牙。在临床上应拍摄X线片检查第二恒磨牙具体的发育情况及是否有第三恒磨牙牙胚而做具体决定。
6.正确答案 :B
解析:意外穿髓根据患者的年龄、牙位、穿髓孔的大小选择直接盖髓术或进行根管治疗。对意外穿髓的患牙行直接盖髓术时,多用氢氧化钙为盖髓剂。故本题选A。
7.正确答案 :E
解析: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8.正确答案 :E
解析:刺激牙龈是龈下边缘的缺点,不是优点。故此题选择C。
9.正确答案 :C
解析:垂直距离如果过大,可导致上下唇张开,肌肉疲劳,牙槽嵴易于吸收,如果恢复的过小可能导致口角下垂,咀嚼效率下降等。故此题选A。
10.正确答案 :C
解析:寻找根管口应注意两点:①熟悉髓腔解剖,知道根管口的部位。特别是牙颈部龋坏后,髓腔正常结构被破坏,增加了寻找根管口的难度;②防止器械折断。开始时可用探针刺探根管口的部位,知道了根管口部位,可使用口镜反射光源看清楚根管口,然后用2号或3号粗的扩大针,插入根管口,简单扩几次后,注入2%氯亚明液,再用1号扩大针插入根管进行扩根。在临床上按照这个方法,可避免扩大针折断。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