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植物类药材的一般采收期是
A. 全年均可
B. 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
C. 采收情况不一
D. 因药材的种类不同而异
E. 果实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
2. [单选题]长于清头目之热的炮制品是
A. 生黄芩
B. 姜黄芩
C. 酒黄芩
D. 蜜黄芩
E. 黄芩炭
3. [单选题]以下属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
A. 培土生金
B. 益火补土
C. 泻南补北
D. 滋水涵木
E. 金水相生
4. [单选题]下列关于中药害虫趋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趋光性
B. 趋热性
C. 趋雨性
D. 趋风性
E. 趋湿性
5. [单选题]高分子溶液属于
A.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B.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C. 溶胶
D.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E. 乳状液型液体药剂
6. [单选题]发酵法的最佳温度是
A. 20~25℃
B. 25~30℃
C. 30~37℃
D. 37~42℃
E. 40~47℃
7. [单选题]具有止血,补血,滋阴润燥功效的药物是
A. 制首乌
B. 桑椹
C. 旱莲草
D. 阿胶
E. 熟地黄
8. [单选题]被称为"太仓"的是
A. 上气海
B. 下气海
C. 水谷之海
D. 血海
E. 髓海
9. [单选题]细辛中有祛痰作用的化学成分是
A. 细辛挥发油
B. 甲基丁香酚
C. 爱草脑
D. 细辛醚
E. 黄樟醚
10. [单选题]决定发病与否的是
A. 正气不足
B. 邪气偏盛
C. 正邪斗争的胜负
D. 体质因素
E. 气候变化
1.正确答案 :D
解析:植物类药材,其根、茎、叶、花、果实各器官的生长成熟期有明显的季节性。根据前人长期的实践经验,其采收时节和方法通常以入药部位的生长特性为依据,因药材的种类不同而异。故此题应选D。
2.正确答案 :C
3.正确答案 :C
解析: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等。
4.正确答案 :A
解析:中药害虫的趋性是趋光性、趋温性、趋化性和假死性。故答案选A。
5.正确答案 :B
6.正确答案 :C
解析:发酵法的最佳温度是30~37℃。
7.正确答案 :D
解析:何首乌、阿胶,均能补血,治血虚诸证。其中,何首乌经蒸制者性微温,功偏补益精血,为滋补良药,善治血虚精亏诸证,尤宜精亏血虚之须发早白;阿胶甘平滋腻,功偏补血止血,又善治出血兼血虚者,阿胶还能滋阴润肺,治阴虚燥咳、虚劳喘咳。此外,何首乌生用,还能解毒、截疟、润肠通便,治疮肿、瘰疬、久疟不止、肠燥便秘;阿胶还能滋阴润肺,治阴虚燥咳、虚劳喘咳。桑椹、旱莲草,均性寒而善滋阴益肾,治肝肾亏虚之头晕目眩、须发早白。然,桑椹长于补阴生津而治津伤口渴;并能养血、润肠,治血虚失眠、肠燥便秘。旱莲草善清热、凉血止血,又治阴虚或血热之出血证。熟地黄性微温而滋腻,又善滋阴补精益髓,治肾阴不足的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及精血亏虚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具有止血,补血,滋阴润燥功效的药物是阿胶。
8.正确答案 :C
解析:饮食人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经过胃的腐熟,即初步消化,形成食糜,而下传于小肠。水谷精微部分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又常概括称为“胃气”。由此,中医临床诊治疾病,十分重视“胃气”的盛衰。有胃气则平,少胃气则病,无胃气则死。故“人以胃气为本”,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2.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9.正确答案 :D
解析:细辛平喘、祛痰作用:细辛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呈现平喘作用。离体实验证明,细辛挥发油对组胺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挥发油成分甲基丁香酚对脉鼠气管亦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细辛醚也有一定平喘、祛痰作用。此外,其醇浸剂静注,可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故此题应选D。
10.正确答案 :C
解析:疾病过程,从邪正关系而言,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进退。故扶正祛邪是指导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法则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