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吩噻嗪类中毒的常见药物有氯丙嗪、奋乃静等,最常见的为锥体外系反应,不是其临床表现的是( )。
A. 静坐不能
B. 共济失调
C. 帕金森病
D. 吞咽困难
E. 直立性低血压
2. [单选题]诱发DIC中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包括( )。
A. 恶性肿瘤
B. 手术及外伤
C. 消耗过多
D. 血小板分布异常
E. 代谢性酸中毒
3. [单选题]女,45岁。因头部外伤入院,昏迷15分钟后清醒,随后又发生昏迷。初步判断颅内血肿的位置在
A. 帽状腱膜下
B. 硬脑膜外
C. 硬脑膜下
D. 脑实质内
E. 蛛网膜下隙
4. [单选题]金实不鸣是指
A. 咳声嘶哑
B. 咳声不扬
C. 新病音哑或失音
D. 肺实作喘
E. 咳声紧闷
5. [单选题]失足落水、遇到漩涡、跳水(如果头部先着地可造成颅脑、四肢、器官及脊柱损伤等)及水情复杂或有很多杂物的水域里淹溺患者常常有外伤情况,故需要实施外伤检查让患者采取( ),通过询问、观察及局部按压触摸的手法自上而下检查患者有无在水中受伤。
A. 平卧位
B. 左侧卧位
C. 俯卧位
D. 右侧卧位
E. 坐立位
6. [单选题]患者,男,20岁,发热1周伴咳嗽,X线片示两肺散在小片状阴影,部分可见小液平。痰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苯唑西林耐药,宜选用( )。
A. 青霉素
B. 红霉素
C. 头孢唑林
D. 两性霉素
E. 万古霉素
7.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痰湿内阻头晕临床表现
A. 头晕胀痛
B. 头晕昏沉
C. 头晕眼花
D. 头晕耳鸣
E. 头晕欲仆
8. [单选题]关于腹股沟疝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斜疝疝块外形多呈半球形
B. 斜疝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C. 直疝精索在疝囊后方
D. 直疝多见于儿童
E. 直疝由直疝三角突出,可进入阴囊
9. [单选题]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工作属于
A. 第一级预防
B. 第二级预防
C. 第三级预防
D. 第四级预防
E. 综合预防
10. [单选题]下列均是引起嗳气的原因,除外
A. 宿食内停
B. 胃气虚弱
C. 寒邪客胃
D. 肝气犯胃
E. 饮停胃肠
1.正确答案 :B
解析:吩噻嗪类中毒:常见药物有氯丙嗪、奋乃静等,最常见的为锥体外系反应,临床表现有以下三类:①帕金森病;②静坐不能;③急性肌张力障碍反应,例如斜颈、吞咽困难和牙关紧闭等;④直立性低血压、体温调节紊乱等。
2.正确答案 :C
解析: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病因包括:①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②破坏过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药物和其他原因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③消耗过多: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④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大、低温麻醉等。
3.正确答案 :B
4.正确答案 :C
解析:新病音哑或失音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邪闭清窍所致,即所谓“金实不鸣”。
5.正确答案 :A
解析:失足落水、遇到漩涡、跳水(如果头部先着地可造成颅脑、四肢、器官及脊柱损伤等)及水情复杂或有很多杂物的水域里淹溺患者常常有外伤情况,故需要实施外伤检查让患者采取平卧位,通过询问、观察及局部按压触摸的手法自上而下检查患者有无在水中受伤。
6.正确答案 :E
解析:明显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应使用抗生素: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肺炎患者,甲氧西林敏感者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或联用利福平。
7.正确答案 :B
解析:头晕胀痛多为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头晕昏沉或头晕且重提示痰湿内阻。头晕眼花多为气血亏虚所致。头晕耳鸣多提示肝肾阴虚。头晕欲仆多提示风阳上扰。
8.正确答案 :B
解析:腹股沟斜疝疝块脱出路径为:由内环经腹股沟管到外环,进入阴囊。因此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9.正确答案 :C
解析:三级预防策略: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称为三级预防策略。①第一级预防:是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它既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也包括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②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做到疫情早报告及患者早隔离,即“五早”。③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三级预防措施的落实,可根据干预对象是群体或个体,分为社区预防服务和临床预防服务。社区预防服务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群体为对象开展的预防工作。临床预防服务是在临床场所,以个体为对象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
10.正确答案 :E
解析: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因宿食内停,属于实证。嗳气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为肝气犯胃,属于实证。嗳气频作,兼脘腹冷痛,得温症减者,多为寒邪犯胃,或为胃阳亏虚。嗳气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者,为胃虚气逆,属虚证。可见A、B、C、D均为引起嗳气的病因。故选E。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