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医学副高考试宝典口腔正畸副高高级职称冲刺密卷单选题答案(X6),更多口腔正畸(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女,78岁,上下颌牙列缺失,取颌位记录划出笑线后,患者微笑时,笑线与上下颌中切牙的关系是
A. 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1/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2/3
B. 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2/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2/3
C. 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2/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1/2
D. 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1/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1/2
E. 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2/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1/3
2. [多选题]关于口腔鳞状细胞癌,以下哪几项正确的
A. 是口腔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B. 男性多于女性
C. 以口底鳞癌最多
D. 血道转移较少见
E. 口腔后部鳞癌较易转移
3. [单选题]常见的发育障碍和缺陷有
A. 额外牙
B. 先天缺牙
C. 牙齿形态异常
D. 舌形态异常
E. 以上都是
4. [单选题]Ⅰ度拥挤的拥挤量是
A. 2~4 mm
B. 4~6 mm
C. 5~8 mm
D. 8~10 mm
E. 10~12 mm
5. [单选题]具有固护胎儿作用的经脉是( )
A. 督脉
B. 带脉
C. 任脉
D. 阴维脉
E. 阳维脉
6. [单选题]当旋转中心在距离阻抗中心无穷远处时,牙移动类型为
A. 单纯平移
B. 单纯旋转
C. 不动
D. 倾斜移动(冠移动大于根尖移动)
E. 倾斜移动(根尖移动大于冠移动)
7. [多选题]铸造金属桥的铸道安插方法一般采用栅栏式,其优点是
A. 操作相对简便
B. 节省材料
C. 便于包埋
D. 可以使各个熔模处于同一高度
E. 各个铸道长度一致,有利于防止收缩变形
8. [多选题]可引起总胆固醇增高的有
A. 肝硬化
B. 肾病综合征
C. 口服避孕药
D. 甲状腺功能亢进
E. 动脉粥样硬化
9. [单选题]关于肝、肾疾病患者的拔牙,错误的观点是
A. 各类急性肾病,均应暂缓拔牙
B. 慢性肾病内生肌酐清除率大于50%,血肌酐小于133μmol/L,无临床症状者可以拔牙
C. 慢性肾病患者拔牙时应注意预防感染,避免使肾功能恶化
D. 急性肝炎期间暂缓拔牙
E. 处于肝功能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即使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也不宜拔牙
10. [单选题]能够撕裂食物,为恒牙中最长的牙是
A. 切牙
B. 尖牙
C. 前磨牙
D. 磨牙
E. 后牙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可用于( )急性龋临床表现的为与牙周炎关系密切的全身因素是拔除下颌前牙时一般选用的麻醉方法是有关上颌牙列的纵曲线,无自发痛。冷测正常,错误的是即刻全口义齿术后护理不包括成釉细胞瘤
中医学"治未病"是指( )有关颊脂垫尖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Ⅰ度前牙深覆盖指上切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离下列哪类错是安氏一类错的可能性最小诊治崩漏,主要应分析的方面有( )基托内出现圆形大气泡的原因
属于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有( )患者下牙弓的可用间隙为88mm,必需间隙为78mm,该患者下牙弓的拥挤度记录为腰痛的致病之本是( )诊断思维应注意的问题是舌体瘦薄,气短,健忘,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者,属于(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 )心肌传导功能异常的表现形式包括使用固定矫治器的治疗过程中或拆除矫治器后可能会在牙齿的唇(颊)侧牙面上发现形态不规则的白垩色斑块,错误的是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大自然是一个
中医学辨证中,最基本的辨证方法是( )患者,诉左下后牙近2个月咀嚼时偶有疼痛感,诊为隐裂,较佳治疗方案关于获得性膜的描述错误的是Moyers预测法是用下列哪项预测尖牙前磨牙的宽度患者舌质红,苔黄腻多为( )以下
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学术争鸣的时期是( )扩大牙弓常用方法有下列哪项分析法是对牙颌面形态结构深度及高度的测量以下关于桩冠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局部浸润麻醉可能的并发症不包括15远中邻颌面窝洞,按BlACK窝洞
口腔细菌种类复杂的主要原因是治疗血枯瘀阻带下过少方剂选用( )红斑是一种属于恒牙正常萌出顺序是口腔修复工艺焊接技术中,不能用白合金焊料焊接的金属判断窒息最有力的依据是口腔内温度保持在36~37℃
口腔内pH比
口腔主要的生态系不包括中风阳闭,灌服可选用( )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间接固位体安放的位置与哪条线有关只能在方形弓丝上完成的弯曲叫第三序列弯曲,临床上通常称某病人出现神志昏迷、面色晦黯、循农摸床、撮空
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不包括口底血肿舌后移造成窒息的患者急救最合理的处理为釉质中有机物较为集中的区域是髌骨内上缘上两寸的腧穴是( )物理化学因素
营养因素
心理因素#
宿主因素
细菌因素牵舌到口外#
安置口咽
何种口腔不良习惯可在4~6岁以后渐减少而自行消失仅表现为移植物血管栓塞的移植排斥反应是前牙区鸦堤平面应平行于吮指习惯#
舌习惯
唇习惯
咬指习惯
睡眠习惯超急性排斥反应#
加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细胞排斥反应
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