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药品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分布容积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容易造成老年人血药浓度升高而致中毒的是
A. 巴比妥
B. 地西泮
C. 碳酸钙
D. 维生素C
E. 水杨酸钠
2. [单选题]属于外周性镇咳药的是( )
A. 右美沙芬
B. 特布他林
C. 福尔可定
D. 可待因
E. 苯丙哌林
3. [多选题]以下可用于制备O/W型乳剂的是
A. 阿拉伯胶
B. 西黄蓍胶
C. 氢氧化铝
D. 白陶土
E. 氢氧化钙
4. [多选题]碘量法的滴定方式为
A. 直接碘量法
B. 剩余碘量法
C. 置换碘量法
D. 滴定碘量法
E. 双相滴定法
5. [单选题]某药的量-效关系曲线平行右移,说明
A. 效价增加
B. 作用受体改变
C. 作用机制改变
D. 有阻断剂存在
E. 有激动剂存在
6. [单选题]《中国药典》测定熔点的方法采用毛细管测定法,依照待测药物性质的不同,分为( )种方法。
A. 1
B. 2
C. 3
D. 4
E. 5
7. [多选题]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度的因素包括
A. 囊壁的厚度
B. 微囊的粒径
C. 药物的性质
D. 微囊的载药量
E. 囊壁的物理化学性质
8. [单选题]当一种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阻止激动剂与其结合,此拮抗作用为
A. 抵消作用
B. 相减作用
C. 脱敏作用
D. 生化性拮抗
E. 化学性拮抗
9. [单选题]不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
A. 脂肪酸单甘脂
B. 聚山梨酯
C. 泊洛沙姆
D. 苯扎氯铵
E. 蔗糖酯肪酸酯
10. [单选题]通过改善睫状肌功能和增加睫状肌血流量改善眼的调节功能
A. 双氯芬酸钠二乙胺
B.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C. 人工泪液
D. 山莨菪碱滴眼液
E. 塞来昔布
1.正确答案 :B
解析:老年人机体组成、血浆蛋白含量的变化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老年人体内的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总体液及非脂肪组织则逐渐减少。一些主要分布在体液中的亲水性药物(如乙醇、对乙酰氨基酚等)的血浆药物浓度升高,分布容积减少;而对脂肪组织亲和力较大的亲脂性药物(如地西泮、利多卡因等)的分布容积增大,从体内消除缓慢,药物作用更持久。老年人的血浆清蛋白浓度降低,会导致药物蛋白结合率下降,使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作用增强。药物蛋白结合率的变化对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影响较大,清蛋白的降低或合用其他蛋白结合率较高的药物都会使游离型华法林浓度增高,增加出血的风险。
2.正确答案 :E
解析:中枢性镇咳药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可待因。外周性镇咳药为苯丙哌林
3.正确答案 :ABCD
解析: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等,能被有更多润湿,可用于制备W/O型乳剂。
4.正确答案 :AB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碘量法的分类"。碘量法是以碘作为氧化剂,或以碘化钾作为还原剂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碘量法根据滴定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间接碘量法又分为置换碘量法和剩余碘量法两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5.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量-效关系曲线平行右移说明有阻断剂存在,直接选D。
6.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熔点测定法的测定方法”。测定方法:《中国药典》采用毛细管测定法,依照待测药物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种方法:第一法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第二法用于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蜡、羊毛脂等;第三法用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当各品种项下未注明时,均系指第一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7.正确答案 :ABCE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度的因素。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度的因素包括:微囊的粒径、囊壁的厚度、囊壁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的性质、附加剂、工艺条件、pH值、溶出介质离子强度。故本题答案应选ABCE。
8.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抵消作用是指当一种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阻止激动剂与其结合的作用;相减作用是指两药合用时作用小于单用时的作用;脱敏作用是指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的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生化性拮抗是指主要是指肝药酶诱导剂对肝药酶的代谢加快,效应降低的现象;化学性拮抗一般会使原有药物的药理作用迅速消失,如肝素过量时的大出血;故本题选A。
9.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表面活性剂。苯扎溴铵(新洁尔灭)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和乙醇,耐高热。
10.正确答案 :B
解析:局部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改善睫状肌功能和增加睫状肌血流量改善眼的调节功能,减轻眼部不适。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