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炮制后增强了消积化瘀作用的是
A. 醋大黄
B. 熟大黄
C. 生大黄
D. 酒大黄
E. 大黄炭
2. [单选题]下列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是( )。
A. 川牛膝
B. 白芷
C. 大黄
D. 地黄
E. 苦参
3. [单选题]既能祛风湿,又能消骨鲠的药物是
A. 防己
B. 防风
C. 威灵仙
D. 桑寄生
E. 秦艽
4. [单选题]关于五行相侮,正确的是
A. 母气有余,传乘其子
B.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
C. 子气有余,传乘其母
D. 气有余则侮其所不胜
E. 气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5. [多选题]内服多入丸散剂的药物有( )
A. 甘遂
B. 芦荟
C. 巴豆
D. 千金子
E. 番泻叶
6. [多选题]《素问·五脏别论》中"奇恒之府"包括以下哪些脏器( )
A. 脑
B. 髓
C. 脉
D. 胆
E. 膀胱
7. [单选题]能益精血,调冲任的药是( )
A. 鹿茸
B. 巴戟天
C. 淫羊藿
D. 仙茅
E. 补骨脂
8. [单选题]绿原酸难溶于
A. 醇
B. 氯仿
C. 热水
D. 酮
E. 甲醇
9. [单选题]四氢硼钠反应可以用来鉴别哪类黄酮
A. 黄酮醇
B. 查耳酮
C. 茶儿素
D. 二氢黄酮
E. 橙酮
10. [单选题]萆薢分清饮的功用是
A. 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B. 温肾助阳,行气利水
C. 温暖下元,壮阳缩尿
D. 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E. 温肾助阳,渗湿止泻
1.正确答案 :A
解析:大黄炮制作用: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酒炙大黄,苦寒泻下作用稍缓,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并能增强活血祛瘀之功。大黄炒炭后,泻下作用极微,并有凉血化瘀止血作用。大黄经醋炙泻下作用减弱,以消积化瘀为主。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故此题应选A。
2.正确答案 :C
解析:大黄的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3.正确答案 :C
解析:威灵仙功效祛风湿、通经络、软化骨鲠,故答案C符合题意
4.正确答案 :D
解析:4)五行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又称“反克”。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5.正确答案 :ABCD
解析:芦荟功效为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疗疳。用法用量:2~5g,宜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甘遂功效为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法用量: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生用。千金子功效为泻下逐水,破血消淤;外用疗癣蚀疣。用法用量:生千金子,1~2g,去壳,去油用,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千金子霜0.5~1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巴豆味辛、性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6.正确答案 :ABCD
7.正确答案 :A
解析: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能补肾益精,且善调冲任用治冲任虚寒,崩漏不止及带下等证。
8.正确答案 :B
解析:绿原酸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乙醇、丙酮等亲水性溶剂,微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乙醚、三氯甲烷、苯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氯仿。故本题应选B。
9.正确答案 :D
解析:四氢硼钠(钾)反应(二氢黄酮类专属显色反应)方法:是在试管中加入0.1ml含有样品的乙醇液,再加等量2%NaBH4的甲醇液,1分钟后,加浓盐酸或浓硫酸数滴,生成紫至紫红色。(+)二氢黄酮类 紫~紫红色,(-)其他黄酮类。另外,近来报道二氢黄酮可与磷钼酸试剂反应而呈棕褐色,也可作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鉴别反应。故本题应选D。
10.正确答案 :D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