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方剂中,喻嘉言称为“逆流挽舟法”的是( )。
A. 芍药汤
B. 白头翁汤
C. 葛根芩连汤
D. 人参败毒散
2. [单选题]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 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C.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 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3. [单选题]反映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是( )。
A. 证候
B. 疾病
C. 症状
D. 体征
4. [单选题]金元四大家中,倡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 )。
A. 刘元素
B. 朱震亨
C. 张子和
D. 李果
5. [单选题]七情内伤易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思则( )。
A. 气消
B. 气上
C. 气结
D. 气下
6. [单选题]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A. 关元、足三里
B. 关元、中脘
C. 神阙、中脘
D. 气海、足三里
7. [单选题]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喘咳的方剂是( )。
A. 小青龙汤
B. 止嗽散
C. 定喘汤
D. 苓桂术甘汤
8. [单选题]和血共进于脉中,称“荣气”是( )。
A. 卫气
B. 元气
C. 营气
D. 寒气
9. [单选题]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角弓反张等,体现了( )这一特点。
A. 风为百病之长
B. 风性善行而数变
C.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D. 风性主动
10. [单选题]“水火不济”反映的是( )两脏间的平衡失调。
A. 肝与肾
B. 脾与心
C. 心与肝
D. 心与肾
1.正确答案 :D
解析:逆流挽舟是清代医家喻嘉言根据人参败毒散治疗痢疾初起兼有表证的经验,以类比方式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痢疾初起兼表证者,乃外邪从表而陷里,故应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而解,犹如逆流之中挽舟上行。
2.正确答案 :C
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3.正确答案 :B
解析: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整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4.正确答案 :B
解析:朱震亨又名朱丹溪,是“滋阴派”,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5.正确答案 :C
解析:七情内伤影响脏腑气机的表现为:“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悲则气消,思则气结。”
6.正确答案 :A
解析:关元穴为小肠经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心与小肠相表里,足三里为足三阳经的交会穴,加此二穴可共同起到振奋心阳的作用。
7.正确答案 :A
解析:小青龙汤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8.正确答案 :C
解析:营气,又名“荣气”,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作用的气。
9.正确答案 :D
解析: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其伤人致病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故邪风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阳经和肌表。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10.正确答案 :D
解析:“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肾既交,水火既济。”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