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6岁小儿,因咳嗽1周后,伴尿量少,水肿,逐渐加重20天入院,无肉"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医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6岁小儿,因咳嗽1周后,伴尿量少,水肿,逐渐加重20天入院,无肉眼血尿。入院时血压13.3/9.3kPa(100/70mmHg),全身明显水肿,有腹水。尿蛋白(++),白细胞0~1/HP,红细胞0~2/HP(离心法),血胆固醇360mg/dL,总蛋白4.5mg/dL,白蛋白占35%,尿素氮24mg/dL经抗感染、利尿、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2周后肿退,尿蛋白转阴,尿素氮降到16mg/dL考虑诊断为
A. 肾炎性肾病
B. 单纯性肾病
C. 急性肾炎
D. 慢性肾炎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患儿,9岁。学习成绩差,遇事好忘,好动不安,冲动任性,难以自控,口干唇红,形瘦颧红,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其治法是
A. 清热涤痰,安神定志
B. 泻心平肝,养心安神
C.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D. 滋养肝肾,潜阳定志
E. 养阴清肺,清心安神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例证属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肝肾阴虚证,故当治以滋养肝肾,潜阳定志。
[单选题]关于孕妇饮食,下列说法中可取的是
A. 大冷之物
B. 大热之物
C. 甘肥厚味
D. 营养丰富
E. 辛辣炙煿
正确答案 :D
解析:胎儿生长全靠母体的气血供养,故当富有营养;但应忌过食大冷、大热、肥腻之物,以免酿生胎寒、胎热、胎肥等病证。
[单选题]小儿痰热咳嗽的主要特点是
A. 咳嗽频作,声重喉痒,咳痰清稀
B. 咳嗽不爽,痰黄黏稠
C. 咳声重浊,痰多壅盛,色白而稀
D. 干咳无痰,喉痒声嘶
E. 咳嗽痰多,痰黄黏稠,咯痰不易
正确答案 :E
解析:咳嗽痰多,痰黄黏稠,咯痰不易是小儿痰热咳嗽的主要特点。
[多选题]《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篇中当归芍药散的功效有( )
A. 暖宫安胎
B. 养血疏肝
C. 健脾利湿
D. 散饮止呕
E. 清热除湿
正确答案 :BC
[单选题]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两个发病高峰年龄段分别是
A. 2~3岁及9~12岁
B. 3~5岁及10~15岁
C. 5~8岁及10~15岁
D. 0~1岁及6~9岁
E. 2~3岁及6~9岁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全脂奶粉加多少水等于全乳
A. 一容量乳粉加三容量水
B. 一容量乳粉加四容量水
C. 一容量乳粉加二容量水
D. 一容量乳粉加六容量水
E. 一容量乳粉加七容量水
正确答案 :B
小儿高热是指幼儿饮食喂养正确的是若为10个月小儿,下列项目不正常的是《痹论》"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是《灵枢·百病始生》指出:百病皆生于( )哮喘的西医治疗原则为阴水的发生( )体温(腋温)高于3
小儿湿热泻的辨证要点有佝偻病在临床上分为( )期下列娜些证候类型属于中焦证候( )过敏性紫癜需要与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泻下急迫#
神疲纳呆
便稀味臭#
量多次频#
舌红苔黄腻#2期
5期
4期#
3期
不分期温热
头痛,咽红肿痛,舌质红,苔黄,肺失宣肃#
肺病及脾,肝肾心虚#
痰瘀阻肺,热邪犯肺#
痰、瘀、热既是病理产物,肝风内动
脾虚肝旺,普济消毒饮
热毒壅盛,清瘟败毒饮髓之府#
筋之府
肾之府
胸中之府
命门
小儿患病易寒易热,3岁。8月20日就诊。发热已20余日,肌肤少汗,流涕,口干喜饮,大便干,小便多。治疗首选下列哪些情况不宜直接母乳喂养干姜附子汤证可见下列主症( )治疗胎怯要分别采用小儿啼哭时哭声低弱,四肢欠温。
患儿女性,2个月,颈部及腹股沟部位可见糜烂,近来夜间常有哭闹,吸吮尚好。诊断应首先考虑为患儿,口颊、齿龈见多个溃疡点,周围焮红,脉细无力#患儿起病急,发热,应诊断为口疮风热乘脾证。
治疗小儿惊风风热动风证的首选方剂是程某,7岁。1周前食用河虾后出现皮肤鲜红的皮疹,压之不退色,伴痒感,尤以臀部及下肢多见,纳差,腹痛时作,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当诊断《汤液醪醴论》"五脏阳以竭"的含义是连
小儿感冒常出现的兼证是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和病理演变过程来看,本病属中医的羊乳中含以下哪一种营养素很少夏季热的治疗,以( )为原则当怀疑小儿急性肾炎早期心力衰竭时,以下哪项检查最有诊断意义夹痰、
7岁,因“发现乳房肿大1个月”来诊。患儿乳晕颜色变深,触之疼痛,伴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不属健脾丸的组成药物的是下列哪项可见尿后余沥肺脾气虚
阴虚火旺#
营卫不和
肝郁化火
痰湿壅滞邪热伤肝#
肝
夏季患者骤然咯血,灼热烦渴,舌红苔黄脉数,血色紫暗成块,尿血反复不愈,伴少腹刺痛拒按,苔薄,靠全静脉营养,引起脱水和氮质血症,其他因素均不会有二者并存发生。
叶天士认为,发生战汗后,夜啼不宁,使其烦躁#
温阳利水夜卧不安#
肚腹热甚#
低热#
呕吐酸腐#
苔腻微黄体格发育与心理卫生
营养保障与饮食卫生
疾病防治与预防接种
健康管理与体格锻炼
以上均是#肺脾气虚证
脾虚肝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