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对小肠描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储存和转运粪便
B. 分空肠和回肠2部
C.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
D. 十二指肠能分泌胆汁
E. 空肠血液最后汇入腔静脉
2. [单选题]一小孩用笔在纸上画,边画边看,画出来像什么就说画的是什么,其思维特征是
A. 抽象思维
B. 逻辑思维
C. 知觉运动思维
D. 直觉运动思维
E. 具体形象思维
3. [单选题]足月新生儿是
A. 胎龄达到28周的新生儿
B. 胎龄达到28周,出生体重≥1000g的新生儿
C. 胎龄达到37周的新生儿
D. 胎龄达到28周,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
E. 胎龄达到37周,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
4. [单选题]肝硬化患者代偿期早期最突出的表现是
A. 皮肤色素沉着
B. 不规则低热
C. 乏力、食欲减退
D. 巩膜黄染
E. 脾功能亢进
5. [单选题]新生儿胃内容量为
A. 10~20ml
B. 20~30ml
C. 30~60ml
D. 60~100ml
E. 80~100ml
6. [单选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A. 肺纤维化
B. 支气管扩张
C. 支气管哮喘
D. 慢性支气管炎
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 [单选题]认知学习是指
A. 认识、示范、想象、实践和反馈
B. 通过练习获得的
C. 个体对待事物的心理倾向
D. 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和理解
E. 动作的技能和熟练
8.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最突出的症状是
A. 长期反复咳嗽、咳痰
B. 反复发热
C. 咳大量脓痰
D. 反复咯血
E. 时有喘息
9. [单选题]下列与移位菌群失调原因无关的是
A. 不适当使用抗菌药物
B. 外科手术
C. 插管或介入治疗
D. 免疫功能下降
E. 细菌结构变化
10. [单选题]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 取半卧位或卧位
B. 保持呼吸道通畅
C. 保持口鼻腔清洁
D. 摄入足够热量
E. 一律给予氧气吸入
1.正确答案 :C
解析: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位于幽门和空肠之间,呈“C”形,长约25cm,分为球部、降部、横部和升部四部分。十二指肠除接受胆汁和胰液外,本身还能分泌碱性十二指肠液,内含多种消化酶。空肠大部分位于上腹部,回肠主要位于左下腹和盆腔,末端连接盲肠。小肠系膜长,呈扇形,根部窄,固定在腹后壁,活动度较大。小肠壁由内至外分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空肠回肠的血液供应来自肠系膜上动脉,静脉分布与动脉相似,最后汇入门静脉。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 :D
解析:婴幼儿的思维为直觉行动思维,即思维与客观物体及行动分不开,不能脱离人物和行动来主动思考,如拿着玩具汽车边推边说“汽车来了”,如果将汽车拿走,活动则停止。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理活动的发展”知识点进行考核】
3.正确答案 :E
解析:足月新生儿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胎龄达到37周,二是体重达到2500g以上,两个条件均满足方能称为足月新生儿。
4.正确答案 :C
5.正确答案 :C
解析:新生儿胃内容量为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时250~300ml,5岁时700~850ml,成人2000ml。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 :E
解析:慢性支气管、肺疾病是引起肺心病的主要原因。其中以COPD最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也可引发肺心病。/\n/【该题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D
8.正确答案 :A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其最突出的症状是长期、反复咳嗽、咳痰。
9.正确答案 :E
解析:移位菌群失调:/\n/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其原因多为不适当地使用抗生素,即该部位的正常菌群被抗生素抑制或消灭,从而为外来菌或过路菌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定植的条件。外科手术、插管等侵入性诊疗容易引发移位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如大面积烧伤病人等也易于发生移位菌群失调。/\n/移位菌群失调表现为:横向转移,如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转移,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转移;纵向转移,如皮肤及黏膜表层向深层转移;肠腔向腹腔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
10.正确答案 :E
解析:取半卧位或坐位可减轻膈肌对肺脏的压迫,增大通气量,同时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淤血,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通畅和保持口鼻腔清洁均有助于保持有效通气量;摄入足够热量有助于增强机体能量,维持自主呼吸;对于各种呼吸困难,应辨明原因,分别对症护理,比如癔症患者的呼吸困难不需吸氧。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