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维生素D中毒时的治疗措施是
A. 停止服用维生素D
B. 限制摄入钙盐
C. 可用呋塞米
D. 口服泼尼松
E. 重者可口服氢氧化铝
2. [多选题]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
A. 新生儿肝炎
B. 先天性胆道闭锁
C. 新生儿溶血症
D. 母乳性黄疸
E. 新生儿败血症
3. [多选题]关于隔离标记卡,正确的是
A. 在隔离室门外或患者床头安置不同颜色的提示卡
B. 卡正面为预防隔离措施
C. 卡反面为适用的疾病种类
D. 卡反面为预防隔离措施
E. 卡正面为适用的疾病种类
4. [多选题]关于人际传播谈话技巧中语速的控制,说法恰当的是
A. 速度适中
B. 避免停顿
C. 激发对象思考
D. 接受对象提问
E. 根据对象反馈及时调整
5. [多选题]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是( )
A. 血浆中醛固酮浓度
B. 血浆胶体渗透压
C. 肾小囊内压
D. 肾血浆流速
E. 年龄因素
6.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高危新生儿
A. 母亲有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
B. 异常分娩的新生儿
C. 早产儿
D. 巨大儿
E. 多产儿
7. [多选题]护理糖尿病患儿应注意
A. 控制饮食
B. 预防感染
C. 预防低血糖
D. 预防酮症酸中毒
E. 遵医嘱及时停药
8. [多选题]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惊厥常有的特点为
A. 发作时间数秒至数分钟
B. 1天内可发作数次
C. 发作时大多意识丧失
D. 醒后活泼如常
E. 常伴有发热
9. [多选题]医务人员在消毒工作中应注意哪些个人防护
A. 使用紫外线、微波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B. 使用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应防止有毒有害消毒气体的泄漏
C. 使用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粘膜的损伤
D. 避免锐利器械刺、割伤
E. 使用热力灭菌防止发生烧灼伤
10. [多选题]人类的传播活动可分为
A. 人际传播
B. 自我传播
C. 大众传播
D. 形象化传播
E. 亲身传播
1.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①VitD中毒确诊后立即停用D制剂及钙剂,避免阳光照射,给低钙饮食。②控制感染,纠正脱水酸中毒。一般病例经以上治疗须较长时间方渐恢复,血钙约经2~3月始降至正常,肾功能可延迟1.5年后才能恢复。③特效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且与VitD有拮抗作用。口服强的松1~2mg/kg/d,1~2周后血钙即降至正常,一般连用服2~3周停用,血钙不再上升。严重病例可根据血钙及X线照片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口服硫酸可减少钙的吸收,较大儿童可用1~2g。
2.正确答案 :AE
解析: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儿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感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常在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新生儿溶血病Rh溶血者大多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而ABO溶血大多在出生后 2?3天出现,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型为主。
3.正确答案 :ABC
解析:在隔离室门外或患者床头安置不同颜色的提示卡,卡正面为预防隔离措施,卡反面为适用的疾病种类。故选ABC。
4.正确答案 :ACDE
解析:速度适中,适当停顿,激发对象思考,接受对象提问,根据对象反馈及时调整都是人际传播谈话技巧中语速的控制。故选ACDE。
5.正确答案 :BCDE
解析:因素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囊内压、年龄、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血浆流量、滤过膜通透性和滤过面积的改变。因此无A选项。
6.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高危新生儿:有危急症状的新生儿,有各种潜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母亲疾病史:母有糖尿病、感染等;?母孕史:母年龄>40岁或<16岁,妊娠高血压等;?分娩史:难产、手术产、急产等;?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7.正确答案 :ABCD
解析:1.定期监测血糖,尿常规,检查眼底。2.规律生活,注意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
8.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1)一般为无热惊厥,突然发作,表现为肢体抽动,双眼上翻,面肌痉挛,意识暂时丧失,大小便失禁等。2)发作停止后多入睡,醒后活泼如常。3)每日发作次数不定,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或更长。
9.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医务人员在消毒工作中要注意的个人防护有很多,题中所说的:使用紫外线、微波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使用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应防止有毒有害消毒气体的泄漏,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粘膜的损伤;避免锐利器械刺、割伤;使用热力灭菌防止发生烧灼伤等都是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故选ABCDE。
10.正确答案 :ABC
解析:人类的传播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按照传播的规模,可将人类传播活动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自我传播 。故选ABC。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