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组成人体蛋白质多肽链的基本单位是
A. L-α-氨基酸
B. D-α-氨基酸
C. L-β-氨基酸
D. D-β-氨基酸
E. 以上都不是
2. [单选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药为
A. 依地酸二钠钙
B. 二巯丙磺钠
C. 亚甲蓝
D. 阿托品
E. 硫代硫酸钠
3. [单选题]有关继发性结核发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继发性结核可以是内源性复发,也可以是外源性重染
B. 内源性复发是指原发结核感染后重新活动而发生的结核病
C. 外源性重染是指由于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再感染而发病
D. 继发性结核病痰涂片均为阳性
E. 继发性结核病有传染性
4. [单选题]下列关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动脉压力感受器直接感受血压的变化
B. 反射中枢在延髓
C. 在血压发生突然变化时对血压进行快速调节
D. 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不重要
E. 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5. [单选题]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 外界环境与肺内压力差
B. 胸膜腔内压力的变化
C. 支气管平滑肌的舒缩
D. 呼吸肌的舒缩
E. 肺组织的弹性收缩
6. [单选题]下面那种情况禁用β受体阻断药
A. 心绞痛
B. 快速性心律失常
C. 高血压
D. 房室传导阻滞
E. 甲状腺功能亢进
7. [单选题]缩官素
A. 有中枢抑制作用和降压作用
B. 对早期或中期妊娠子宫均有强大收缩作用
C. 对子宫体和子宫颈的兴奋作用无明显差别
D. 使子宫体产生节律性收缩,子宫颈松弛
E. 收缩脑血管,减少动脉搏动幅度
8. [单选题]去甲肾上腺素对血液循环的作用主要是
A. 舒张血管
B. 升高血压
C. 加快心率
D. 强心
E. 增大脉压
9. [单选题]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结构域
E. 四级结构
10. [单选题]一位头部大面积烧伤患者在获知自己的面容没法完全恢复到从前的模样后,对在场的医生和护士进行殴打,该患者的这种角色行为属于
A. 角色行为缺如
B. 角色行为减退
C. 角色行为异常
D. 角色行为强化
E. 角色行为冲突
1.正确答案 :A
2.正确答案 :D
解析:胆碱能神经抑制剂 如阿托品及山莨菪碱等,能拮抗乙酰胆碱的毒蕈碱样作用,提高机体对乙酰胆碱的耐受性,故可解除平滑肌痉挛,减少腺体分泌,促使瞳孔散大,制止血压升高和心律失常,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也有显著疗效。
3.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继发性结核发生的理解。
人体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可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系统对其产生特异性免疫,使其停止繁殖,原发病灶炎症迅速吸收或留下少量钙化灶,肿大的肺门淋巴结逐渐缩小、纤维化或钙化,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的结核分枝杆菌大部分被消灭,但仍然可有少量结核分枝杆菌没有被消灭,长期处于休眠期,成为潜在病灶,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重新生长繁殖发生结核病,这即为继发性结核可以内源性复发的基础,但也可以外源性重染。同时由于继发性结核病容易出现空洞和排菌,有传染性,故A、B、C、E答案均可排除。由于继发性肺结核的起病时间快慢不一,急性起病者,痰涂片检查阳性,但慢性起病者,临床症状不明显,痰涂片检查可阴性,因此D为标准答案。
4.正确答案 :A
解析: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感受的直接刺激是血管壁受到的牵拉程度,虽然血压变化可以兴奋或抑制感受器,但血压的变化并不是直接刺激,而是通过血压变化引起血管壁牵拉程度改变刺激的感受器。
5.正确答案 :D
6.正确答案 :D
7.正确答案 :D
8.正确答案 :B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关于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生理作用的理解。
去甲肾上腺素无舒张血管作用,所以答案A是错误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体内大多数血管α受体,使大多数组织器官的血管收缩,使总外周阻力明显增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B),而并非增大脉搏压(E)。在完整机体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由于降压反射的影响通常会出现心率减慢,故答案C是错误的。
9.正确答案 :B
解析:本试题考核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的是氨基酸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骨架中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并不涉及侧链的构象。在所有已测定的蛋白质中均有二级结构的存在,主要形式包括α-螺旋结构、β-折叠和β-转角等。具有二级结构的一条多肽链,由于其序列上相隔较远的氨基酸残基侧链的相互作用,而进行范围广泛的盘曲与折叠,形成包括主、侧链在内的空间排列,这种在一条多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整体排布称为三级结构。一些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1个和数个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这种结构称为结构域。许多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由两条或多条肽链构成,每条肽链被称为一个亚基。蛋白质由多夺亚基构成的结构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10.正确答案 :C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患者角色转化的理解。角色行为缺如(A)是患者未能进入角色。角色行为减退(B)是已进入角色的患者,不顾病情而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表现出对病、伤的考虑不充分或不够重视,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角色行为强化(D)是患者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安心于已适应的患者角色现状,或自觉病情严重程度超过实际情况,小病大养。角色行为冲突(E)是同一个体常常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角色行为异常(C)是患者受病痛折磨感到悲观、失望等不良心境的影响导致行为异常。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