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2023医学副高职称考试宝典妇产科护理(副高)相关专业在线题库(P3),更多妇产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可以预防骨质增生
A. 减少骨吸收
B. 刺激骨形成增加
C. 使体重增加从而增加骨密度
D. 改善睡眠,促进钙的吸收
E. 增加食欲促进钙吸收
2. [单选题]盆腔炎很少发生在
A. 初潮前
B. 围绝经期
C. 人工流产后
D. 育龄期
E. 产后
3. [单选题]臀先露对胎儿危害最大的是
A. 完全臀位
B. 单臀位
C. 足位
D. 膝先露
E. 骶后位
4. [单选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理论是
A. 双因素理论
B. X—Y理论
C. 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D. 成熟度理论
E. 以人为本理论
5. [单选题]孕足月时羊水量为
A. 约600ml
B. 800~1000ml
C. 600~700ml
D. 1100~1200ml
E. 1200ml以下
6. [单选题]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其细菌含量必须是
A. <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B. <100cfu/ml,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C. <2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D. <25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E. <5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7. [单选题]属于双胎妊娠引产指征的是
A. 合并急性羊水过多,有压迫症状
B. 胎位不正
C. 孕妇合并贫血
D. 预产期已到,开始规律宫缩
E. 孕中晚期体重增加过快
8. [多选题]宫缩乏力的处理方法有
A. 按摩子宫
B. 应用宫缩剂
C. 填塞宫腔
D. 结扎盆腔血管
E. 必要时切除子宫
9.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孕妇的处理原则错误的是
A. 补充铁剂
B. 血红蛋白<60g/L,接近预产期宜大量多次输血
C. 输血以浓缩红细胞最佳
D. 治疗并发症,预防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
E. 加强母儿监护
10. [单选题]关于目的和目标的阐述正确的是
A. 目的是量化的目标
B. 目标是具体化的目的
C. 目的和目标是同一回事
D. 目标具有客观、远期性的特点
E. 目的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准确测量
公元前50~25年描述子宫结构的医学家Celsus属于哪个时期( )母乳喂养的优点包括医院的基本饮食包括 ( )女,32岁,停经7周开始有厌食,尿量少,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宫体软,附件(-),实验室检查:妊娠试验(+)尿酮体(+++),
当代护理学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整体化产科护理是( )一次会阴湿热敷的时间为女,33岁。白带增多,中度。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实现控制工作依据的是某女士,26岁,血中伴有小水泡物,暗红色。妇科检查:血压150/80mmHg,如孕4个月
促进子宫收缩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关于产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妊娠合并阑尾炎,描述恰当的是下列选项中对诊断葡萄胎最有价值的是( )。实施输卵管通畅试验的适宜时间为( )。紫外线消毒病
第二产程常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监测胎儿宫内安危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 )胎儿附属物是妊娠图中最有参考意义的曲线是实行"集中政策,分散经营"集中领导下的分权管理的是护士应有的权利保障有 ( )已婚妇女,色鲜红,伴
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关于念珠菌性阴道炎易发因素,哪项不对患者女性,40岁。因卵巢癌住院,常常哭泣,并且焦虑不安。对该患者首选的护理措施是对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是作大便隐血试验,嘱患者检
产后大出血休克的护理,下列不妥的措施是( )患者26岁。因闭经2个月,有早孕反应就诊。子宫如孕2月大小,左侧扪及圆形囊性肿块,壁薄,直径约6 cm,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哺乳期保健人员的职责有病床应符合下列哪些
下列护理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处理高危妊娠正确的是关于绒毛膜癌的治疗,说法不恰当的有属于控制的基本原则的是个案护理的优点是口服给药下列错误的是 ( )文字教育方式是初产妇,胎吸分娩,胎儿体重4100g。胎儿娩出后阴
产褥感染护理下列哪一项是不妥当的( )孕妇应从妊娠第几周开始自我监测胎动?( )有关胎头吸引术的护理内容,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先露+3,告之现在的产力包括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下列子宫内
某女,初孕妇,30岁,叙述正确的是某护士发现自己给患者发错了药,末次月经记不清,行产科检查:腹围99cm,宫高35cm.胎头已入盆固定,主要加强的护理是绝对卧床休息
增加肛查次数了解胎头是否入盆#
严密观察胎心及羊水性状
下列正常新生儿护理哪一项不正确( )妇女保健的工作宗旨是关于阴道镜检查的护理措施,不包括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最常见的情感障碍为横位、活胎,宫口开全,胎膜己破,正确的处理为下列属于绝大多数员工具有的心理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