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哪项会引起回声影像增强
A. 强反射结构
B. 传播速度误差
C. Snell定律
D. 弱衰减结构
E. 以上都正确
2. [单选题]指深屈肌
A. 其腱穿经腕管
B. 经腕横韧带浅方
C. 只有屈指作用
D. 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
E. 分为5个肌腱
3. [单选题]帧频代表的是
A. 超声的灵敏度
B. 超声的穿透力
C. 超声的时间分辨率
D. 超声的轴向分辨率
E. 超声的定位深度
4. [单选题]多普勒频谱技术中哪个是基础技术
A. 探头振子、振源
B. FFT(快速傅立叶变换)
C. 通道
D. 音频放大器
E. 信号增益
5. [单选题]超声检查常用的扫查切面是
A. 纵断面(矢状断面)
B. 横断面
C. 冠状面
D. 斜切面
E. 以上都是
6. [单选题]关于肺动脉狭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狭窄的部位在膜部、漏斗部或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
B. 常见的为三瓣叶交界融合成隔膜状,呈圆锥状或圆顶状向肺动脉突出,顶端有一孔
C. 也可见肺动脉瓣膜显著增厚,且短小,瓣孔边缘增厚,不规则
D. 心底短轴切面见收缩期瓣叶呈圆顶帐篷状膨入肺动脉,瓣尖悬于肺动脉中
E. 肺动脉曲线a波低平
7. [单选题]超声波归属于何种波
A. 机械波
B. 微波
C. 光波
D. 电磁波
E. 粒子波
8. [单选题]区别囊性病变与实性病变最可靠的鉴别点是
A. 边界是否光滑,整齐与否
B. 外形是否类圆形
C. 内部回声的有无
D. 后方增强效应的有无
E. 边界、外形、内部回声、后方增强效应等的综合分析
9. [多选题]与确保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高性能、多功能的关键技术关系不大的是
A. 数字波束形成
B. 变频技术
C. 宽频技术
D. 信号处理技术
E. 探头阻抗匹配技术
10. [单选题]骨骼肌
A. 属于平滑肌
B. 属于随意肌
C. 主要由肌腹和深筋膜构成
D. 辅助结构有伪膜
E. 无明显横纹
1.正确答案 :A
解析:超声在人体中传播遇到空气(含气脏器和组织)反射强,回波幅度很大,出现亮点、光团。引起回声增强的原因主要有:①均质性的液体中混有许多微气泡;②血液常是无回声的,但是新鲜出血、新鲜血肿、静脉内血栓形成时回声增多、增强;③均质性组织发生纤维化、钙化等非均质性改变。
2.正确答案 :A
解析:指深屈肌起自尺骨的前面和前臂骨间膜,向下分成4个肌腱,经腕管入手掌,在指浅屈肌腱的深面分别进入第2~5指的屈肌腱鞘,在鞘内穿经指浅屈肌腱两脚之间,止于远节指骨底。作用:屈第2~5指的远侧指骨间关节、近侧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屈腕。
3.正确答案 :C
4.正确答案 :B
解析:FFT(快速傅里叶变换)是利用傅里叶分析的方法,将一个复杂信号分解为多个简单和基本的信号之和,它是多普勒频谱技术的基本频谱分析方法之一。
5.正确答案 :E
解析:超声检查切面灵活多样,常用的扫查切面有矢状切面、横断切面、斜切面和冠状切面等。
6.正确答案 :E
解析:肺动脉狭窄包括肺动脉瓣的狭窄、瓣下的狭窄及瓣上的狭窄,狭窄的部位可以在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或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肺动脉瓣狭窄常见的为三瓣叶交界融合成隔膜状,呈圆、锥状或圆顶状向肺动脉突出,顶端有一孔,也可见肺动脉瓣膜显著增厚,且短小,瓣孔边缘增厚,不规则;心底短轴切面见收缩期瓣叶呈圆顶帐篷状膨入肺动脉,瓣尖悬于肺动脉中,肺动脉主干可有狭窄后扩张,呈梭形;肺动脉狭窄时右室收缩加强,故M超显示肺动脉瓣曲线a波加深,大于7mm(正常2~5mm)。脉冲多普勒肺动脉远端取样显示收缩期负向湍流频谱。流速增快可持续整个收缩期。彩色多普勒示主肺动脉收缩期以蓝色为主的多色镶嵌的射流,起自肺动脉瓣口伸向肺动脉远侧。
7.正确答案 :A
解析:人类所知道的波主要有电磁波和机械波:①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弹性媒质中的传播过程,如水波、声波、超声波等都是机械波;②电磁波:交变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如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耳听见范围(20~20000Hz)的高频声波,即频率超过20000Hz的机械(振动)波。声波的产生需要两种条件:①需要声源(波源);②需要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
8.正确答案 :E
解析:由于囊性病变和实性病变外形、边界存在不同,同时内部均匀性也不一致,超声反射信号强弱不等。因此区别囊性病变和实性病变要根据病变的边界、内部回声、形态、后方是否有增强效应、血流情况等各种情况综合分析。
9.正确答案 :BCDE
解析:数字波束形成是确保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高性能、多功能的关键技术,波束形成的质量影响图像的质量。它能明显提高仪器的时间、空间和对比分辨力。具有体积小、稳定性好、频带宽、可编程性能好等优点。
10.正确答案 :B
解析:骨骼肌主要存在于躯干和四肢,收缩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收缩的特点是快而有力,但不持久,易疲劳。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肌细胞内有许多沿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细丝状肌原纤维。骨骼肌中含有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以及结缔组织。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