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关于清热药"清泄里热"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错误的是
A. 抗肿瘤
B. 抗毒素
C. 发汗
D. 抗炎
E. 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2. [单选题]中药正名与处方用名匹配错误的是
A. 八角茴香-大茴香
B. 川木通-白木通
C. 大血藤-红血藤
D. 瓜蒌-瓜蒌仁
E. 香附-香附子
3. [单选题]以下经脉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A. 任脉
B. 冲脉
C. 阴维脉
D. 少阴经
E. 阳跷脉
4.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茯苓的性状特征
A. 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
B. 外皮棕褐色至黑褐色,粗糙,有明显皱纹
C. 体轻,能浮于水面
D. 断面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
E. 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5. [单选题]咳声重浊,鼻塞不通者,多属
A. 寒湿
B. 风寒
C. 痰饮
D. 燥热
E. 肺热
6. [单选题]川芎的生物碱类成分是
A. 藁本内酯
B. 3-丁叉苯酞
C. 香桧烯
D. 大黄酚
E. 川芎嗪
7. [单选题]古方中草木及蔓类植物的计数单位是
A. 方寸匕
B. 刀圭
C. 铢
D. 枚
E. 束
8. [单选题]关于处方调配,不正确的操作是
A. 鲜品与其他药物同放,但必须注明用法
B. 贵重药、毒性药须二人核对调配
C. 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
D. 需要特殊处理的药品应单包并注明用法
E. 体积松泡而量大的饮片应先称
9. [单选题]"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 对立
B. 互根
C. 消长
D. 平衡
E. 转化
10. [单选题]下列病证不可使用下法治疗的是
A. 蓄血
B. 积水
C. 宿食
D. 结痰
E. 痞块
1.正确答案 :C
解析:清热药的抗感染作用是其清泄里热功效的主要药理学基础,而抗病原体作用是抗感染的主要作用环节,同时还有解热、抗炎、抗过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故此题应选C。
2.正确答案 :D
3.正确答案 :D
解析: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奇经八脉分布较十二经脉不规则,无脏腑络属关系。少阴经隶属十二经脉,故为此题正解。
4.正确答案 :C
解析:药材茯苓性状鉴定: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茯神)。气微,味淡,嚼之粘牙。故此题应选C。
5.正确答案 :B
6.正确答案 :E
解析:川芎的生物碱类成分是川芎嗪,川芎嗪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川芎嗪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所含阿魏酸的中性成分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子宫平滑肌;水煎剂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并有明显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可加速骨折局部血肿的吸收,促进骨痂形成;有抗维生素E缺乏作用;能抑制多种杆菌;有抗组织胺和利胆作用。故此题应选E。
7.正确答案 :E
8.正确答案 :A
9.正确答案 :B
解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予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
10.正确答案 :E
解析:下法,也称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方药,通过泻下大便,以达到攻逐体内积滞和积水,并解除实热壅结的治疗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即谓病位在中下焦之有形者,可以因势利导,逐引邪气从前后二阴出之。故而本法主要适用于寒、热、燥、湿诸邪与痰浊、宿食、瘀血、积水等内结的里实证。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缓急,病邪性质和结聚的饮食、水湿、痰浊、瘀血等的不同,下法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瘀、涤痰等不同的具体治法。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温下适用于寒积冷凝,胃肠冷积证;润下适用于肠道津液不足,阴亏血少之大便秘结;逐水适用于阳水实证;攻瘀适用于蓄血在下证,或干血内结证;涤痰适用于体内痰饮内积证。下法易伤人体正气,既可伤阴,又能伤阳,故下之亦以邪去为度,不可过量或久用。凡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者禁用,年老体弱者,或脾胃虚弱者,以及妇人经期、妊娠期等,皆应慎用或忌用。此外,导泻时排钾较多,故低血钾者慎用,用时须输液补钾。故此题应选E。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