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妇产科护理副高历年考试真题汇总(S5),更多妇产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多选题]在摆药过程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
A. 先摆水剂,再摆固体药物
B. 同时有数种水剂时应分别倒入不同药杯
C. 药液不足1ml需用滴管吸取计量
D. 倒同一患者的不同药液时,不需洗净量杯
E. 量取止咳糖浆时,可先在药杯中加入少量冷开水
2. [多选题]下列属于接触隔离的疾病是
A. 破伤风
B. 感染性腹泻
C. 皮肤白喉
D. 新生儿带状疱疹
E. 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3. [多选题]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对护理道德的要求是
A. 以疾病护理为中心
B. 注重身心的整体护理
C. 发挥护理工作的主动性
D. 强化护理对医疗的依附性
E. 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
4. [单选题]分娩时宫缩最强最持久的部位是
A. 子宫颈部
B. 子宫体部
C. 子宫底部
D. 子宫峡部
E. 以上都是
5. [单选题]使用利福平时,患者出现黄疸是
A. 肾脏毒性反应
B. 对血液系统的毒性
C. 对肝脏的毒性
D. 二重感染
E. 过敏反应
6. [多选题]胎膜早破患者可能的护理诊断有
A. 有感染的危险
B. 疼痛
C. 有胎儿受伤的危险
D. 组织灌注量改变
E. 焦虑
7. [单选题]健康教育活动的核心是
A. 促进个人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
B. 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C. 进行卫生宣传
D. 提高卫生保健知识
E. 预防疾病
8. [单选题]某产妇,为其行胎儿电子监护,胎心率基线变异为10~25次/分。此时说明
A. 胎心率基线变异的存在
B. 胎心率基线呈平坦型
C. 胎心率一过性变化
D. 胎儿储备能力差
E. 基线摆动消失
9. [单选题]属于危险性护理诊断的是
A. 发热
B. 母乳喂养有效
C. 社区应对无效
D. 有照顾者紧张的危险
E.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
10. [单选题]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描述是
A. 约半数的妇女在围绝经期会发生明显症状
B. 卵巢功能不健全,月经紊乱伴血性白带
C. 外阴萎缩、阴道充血、内膜变薄,分泌物增多
D. 阵发性潮热、潮红,多于凌晨、黄昏时发作
E. 甲状腺功能减退,基础代谢率降低
当代护理学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整体化产科护理是( )一次会阴湿热敷的时间为女,33岁。白带增多,中度。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实现控制工作依据的是某女士,26岁,血中伴有小水泡物,暗红色。妇科检查:血压150/80mmHg,如孕4个月
真骨盆的主要标记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难预防性感染是指将枕头横立于床头常用于 ( )口服给药下列错误的是 ( )骶岬
坐骨棘
耻骨弓
髂骨#
骶骨交叉感染
自身感染#
环境感染
外源性感染
接触感染全麻术后未清醒者#
取头
促进子宫收缩的护理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关于产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妊娠合并阑尾炎,描述恰当的是下列选项中对诊断葡萄胎最有价值的是( )。实施输卵管通畅试验的适宜时间为( )。紫外线消毒病
第二产程常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监测胎儿宫内安危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 )胎儿附属物是妊娠图中最有参考意义的曲线是实行"集中政策,分散经营"集中领导下的分权管理的是护士应有的权利保障有 ( )已婚妇女,色鲜红,伴
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关于念珠菌性阴道炎易发因素,哪项不对患者女性,40岁。因卵巢癌住院,常常哭泣,并且焦虑不安。对该患者首选的护理措施是对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是作大便隐血试验,嘱患者检
产后大出血休克的护理,下列不妥的措施是( )患者26岁。因闭经2个月,有早孕反应就诊。子宫如孕2月大小,左侧扪及圆形囊性肿块,壁薄,直径约6 cm,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哺乳期保健人员的职责有病床应符合下列哪些
下列护理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处理高危妊娠正确的是关于绒毛膜癌的治疗,说法不恰当的有属于控制的基本原则的是个案护理的优点是口服给药下列错误的是 ( )文字教育方式是初产妇,胎吸分娩,胎儿体重4100g。胎儿娩出后阴
产褥感染护理下列哪一项是不妥当的( )孕妇应从妊娠第几周开始自我监测胎动?( )有关胎头吸引术的护理内容,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先露+3,告之现在的产力包括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下列子宫内
某女,初孕妇,30岁,叙述正确的是某护士发现自己给患者发错了药,末次月经记不清,行产科检查:腹围99cm,宫高35cm.胎头已入盆固定,主要加强的护理是绝对卧床休息
增加肛查次数了解胎头是否入盆#
严密观察胎心及羊水性状
下列正常新生儿护理哪一项不正确( )妇女保健的工作宗旨是关于阴道镜检查的护理措施,不包括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最常见的情感障碍为横位、活胎,宫口开全,胎膜己破,正确的处理为下列属于绝大多数员工具有的心理需